语润乡村 技能筑梦
2025-09-08 10:56:00  来源:日照新闻网  
1
听新闻

8月,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笃行”志愿服务队跨越千里赴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天马镇,开展了以“语润乡村 技能筑梦”为主题的普通话推广暨天马镇金陵社区2025年暑期儿童普通话能力提升培训项目。团队结合专业特色,活动以推广普通话为核心,创新融合非遗文化传承,通过“语言+文化”和“语言+技能”的有机融合,让青春为乡村振兴注入动能。

对话基层,乡音百态汇民情

调研团一行走进了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都江堰天马镇金,通过入户访谈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了解村民的语言使用情况及普通话学习需求。调研过程中,在天马镇党委副书记黄昌学带领下,团队成员聆听金马乡村振兴故事,感受普通话在天马镇文商旅体融合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且通过调研发现,当地居民具有一定的普通话交流能力,但实际表达中,语音语调受方言影响程度高,尤以五十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体为甚。多数村民表示,普通话作为日常生活交流的工具,更成为天马迎接全国各地游客、促进当地经济文化旅游发展的重要桥梁,愿意进一步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数字推普,趣味技能筑课堂

“大家猜一猜‘èn bì’‘tuán yuè’是什么呀?”在第一堂上,志愿者们通过对“硬币”“月亮”等日常用语的方言差异勾起了小朋友们对学习普通话的兴趣,引导他们思考“什么是普通话”“什么是规范汉字”。针对少年儿童,团队通过诵读经典、绕口令、我是小主播、谁是卧底等寓教于乐的推普课,并利用由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指导,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提供业务指导,语文出版社与腾讯互娱社会价值探索中心联合推出的公益游戏《普通话小镇》,精准帮助孩子们纠正边音、鼻音、平翘舌音等错误发音。通过闯关式的快乐学习,不仅使孩子们学习普通话的热情高涨,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用语言探索更广阔世界的种子。

同时针对前期调研数据分析,团队结合学校财经底色、粮商特色的优势,采取了“职业技能+普通话”的形式,为当地成年居民量身定制了《农村财务普话手册》《粮食安全普话手册》。把“粮食补贴”等专有名词转化为村民们能听得懂的普通话表达,结合乡村常见收支场景,配上流程图解,让村务账目、补贴申领等内容一目了然,助力居民理清收支脉络,看懂财务政策。如今,大朋友们查政策翻手册,算账目看说明,种粮按标准,实现了“看得懂政策、理得清账目、吃得饱、过得好”,让专业知识与普通话成为乡村发展的助力。

语韵交融,非遗文化润童心

从传统技艺体验中感受文化传承魅力,普通话在非遗传承中熠熠生韵。孩子们绘制脸谱,洞悉色彩符号背后故事,体会古人对美的追求与角色刻画;以传统拓印技艺结合经典古诗词、油墨印制,真切体会活字印刷术的技艺与古人智慧;红纸与剪刀相遇,从笨拙渐至剪出栩栩如生图案,让非遗之美在心底生根发芽;竹编体验,在柔韧竹丝编织中传承中华文明“守正创新”的文化基因。制作推普手抄报,孩子们用五彩画笔绘出对普通话的理解,传递着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的坚定决心;瓶身创意改造,彩绳缠绕勾勒流线型纹路,绒球拼贴几何图案,在旧物创新中播种绿色创意理念;科学手工实践,认识木质构件的结构特性起步组装完成小飞机模型,是对科学探索的好奇与向往。从非遗传承到创意实践,孩子们以巧手为笔,让古老技艺焕新,也让“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的创新理念在实践中绽放出独特的童真光彩。

直播助农,赋能“猕”香产业兴

在数字经济发展背景下,直播带货成为乡村产业发展的新引擎。团队成员走进亚洲最大的猕猴桃生产基地之一的四川省都江堰猕猴桃核心基地品牌运营中心,探索推普赋能产业发展的新路径。通过调查走访猕猴桃种植户、都江堰市人大代表张泽均代表了解到:无论是国际贸易,还是各类电商直播和平台咨询对接,都离不开普通话,但很多老一辈的人还没跟上,语言壁垒让其销售存在很大的局限性,错失了很多赚钱的机会。

为提升当地群众的普通话表达能力,帮助推广当地农副产品,团队根据直播词汇定制了方言对照版手册,并化身小主播,在直播间用普通话介绍都江堰猕猴桃及其他特色农产品,现场演练直播技巧、话术。张代表感叹道:“普通话讲得明白,销售说得详细,销路才会越来越广。”在培训和实践中,团队成员探索了“普通话+直播”与产业振兴的有效结合路径。

此次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跨越千里,用脚步丈量推普之路,以真诚传递语言之力。不仅为都江堰天马镇多个社区的语言文化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当地的创业直播、农旅宣传工作等提供了有力支持,为促进乡村振兴贡献了青春力量,得到了当地政府和群众一致认可,金陵社区高度评价了实践团各项活动,还特别向实践团写了一封感谢信。未来,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团队将持续创新推普形式,以语言为桥,让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祖国大地上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

标签:
责编:宁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