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暑期,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涉外法声”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聚焦“‘一带一路’背景下涉外法律服务的发展现状与突破路径研究”,深入长三角核心城市——南京、杭州、上海、无锡、常州,开展了一场以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深度调研。
杭州——数字经济与涉外法治的“双向奔赴”
作为全国数字经济核心城市,杭州的涉外法律服务建设离不开政策、平台、市场与人才的多轮驱动发展。对此,杭州组成员进行了信息收集、访谈联络、网络调研等工作,通过访谈浙江京衡律所的王双律师,深入了解了杭州市涉外法律服务的发展现状。
小组成员访谈 图| 腾讯会议截图
通过对王双律师的访谈,杭州组成员得知:杭州依托“1+4+N”平台建设模式(1个综合平台、4大功能区块、N家入驻机构),汇聚国内外优质资源,打造了集展示、服务、研究、培训于一体的全方位、多层次的法律服务平台。
调研发现,杭州在数据合规、AI生成物保护等新兴领域优势显著,上半年涉外法律服务案件标的额高达103亿元。其“校政企”联合培养机制,成功培育了占比近半的省级涉外律师人才库成员,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基石。
最后,王双律师勉励青年学子要夯实法律基础、精通外语、培养跨文化能力,学习利用多种法律平台资源,强调“日积月累”方能厚积薄发。
南京——破局者的韧性与突围
南京涉外法治的探索,是传统与新兴需求的交织。南京组成员走进法德东恒律所,与王磊、王莹莹、沙鹭三位主任展开深度对话,以线下访谈与线上补充结合的方式,开启了一场关于南京涉外法治建设的深度探寻。
调研发现,南京制造业、金融科技、生物医药等产业的强劲“出海”势头,催生了旺盛的涉外法律服务需求,新兴业务占比已突破30%。南京的独特优势在于“苏港联营”等制度创新,实现了内地与香港律所的优势互补。然而,高端人才流失、服务机构国际能级不足等问题仍是挑战。
对此,南京正通过人才培育与服务升级破解涉外法治困局,高校开设国际商事仲裁等特色课程;建邺区打造集成风险预警的“法律护航出海莫愁”平台,探索“线上+线下”服务模式。
最后,律师寄语青年需筑牢英语根基、深耕国际经济法,同步掌握AI等产业知识,提高跨文化沟通能力与商业洞察力。
上海——涉外法治建设的创新实践策源地
作为涉外法治建设的先行者,上海这座城市展现出了旺盛的涉外法治发展的生机与活力。上海组成员通过对话上海市杨浦区司法局、上海市申浩律所王荣洲律师与北京盈科(上海)律所黄依璠律师,分别从政府层面与律师视角深入挖掘上海涉外法治建设的创新路径与行业趋势。
在政府层面,杨浦区司法局以“科创赋能、精准服务、协同共治”为核心,构建可复制的基层治理样本。对此,司法局建立“高校-企业-科研机构”三方联动机制,创建更高效的资源联动;将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分三步走,设海外联络点并建涉外合规预警平台,使政府保障政策落地更为精准;还为外籍人士和企业提供双语手册、“合规下午茶” 等贴心普法服务。
而在律师视角下,涉外业务因门槛高、客户付费能力强,成为大所重点拓展方向,上海相关领域优势带来更多涉外业务机会,但相关高端业务人才却呈紧缺状态。对此,两位律师都指出了涉外法律服务从业者需具备“语言+专业+国际视野”复合能力,提高综合素养。
上海涉外法治建设的实践表明,从政府的机制创新到行业的需求升级,再到人才的培养储备,每一环都在为“中国法治走向世界”蓄力。
无锡——深耕跨境合规与全球响应的法治阵地
聚焦“一带一路”背景下涉外法律服务发展,无锡组成员先后走进无锡市司法局、无锡市律师协会与江苏云崖律师事务所,通过三场深度访谈,从不同视角勾勒出无锡涉外法律服务的现状、挑战与突破路径。
访谈合影 图|谈旻优摄
在访谈中,无锡组成员对无锡市涉外法律服务现状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无锡市司法局以“1+N”模式建服务网络,设海外分中心、上线全球响应系统,覆盖百国,但面临人才与协作挑战;律协数据显示,无锡律师中有56人入省涉外库,通过境外培训提升竞争力,以应对全国性业务竞争;陈琳律师指出,涉外服务贯穿多场景,中小所可深耕细分领域,通过民优律师海外培训体系助律师成长。
调研发现,无锡通过政府建平台、协会育人才、律所践实务推进服务,也为法学生指明需夯实功底、积累经验的方向,其探索亦是长三角涉外法律服务的缩影。
常州——青年法律人破浪涉外服务的成长沃土
在全球化浪潮下,常州作为长三角涉外法律市场的重要一环,其涉外法律服务发展备受关注。常州组成员以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通过访谈石城启邦显辉联营律所周易明律师、北京盈科(上海)律所金静雯律师、迅安律所徐而迅律师以及东晟律所邱韬律师,深入挖掘当地涉外法律服务的现状、需求变化,并为青年法律人提炼成长方向。
访谈中,律师们指出:涉外服务需高度细分专业领域或国别法律;提高跨文化沟通与本土化协作能力是关键。随着近年市场需求的变化,合规要求也相应提高。对青年法律人,律师们则建议培养复合能力,夯实英语、学小语种,兼顾国际视野与本土经验。涉外法律服务虽艰辛,但有成就感,青年需热爱、专注且持续学习,方能立足。
访谈合影 图|罗易林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