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声“听”到实处 幸福“赞”在心头
2025-07-16 11:51: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民心所向,履职所往。近年来,人大潞城街道工委始终将履职坐标锚定在群众期盼上,用法治之力护航民生、以监督之效纾困解难。从老旧小区改造到“一老一小”服务创优,从背街小巷治理到社区智慧化建设,代表们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监督压实责任、用实效回应期盼,让每一份建议落地有声,让每一件实事浸润人心,书写着更有厚度、更有温度的民生答卷。

生态覆绿提效,为城市颜值“加分”。傍晚时分的潞横路,绿树成廊,草木葱郁,斑驳的光影在步道上跳跃,勾勒出一幅动人的城市生态画卷,这是人大街道工委践行“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的生动注脚……

城市“面子”不仅要靓,民生“底子”更要实。今年年初,潞城社区驻站代表在接待选民时了解到,潞城传感器厂拆迁后的地块长期荒废、杂草丛生,既影响市容环境,又浪费土地资源。“能不能改造成公园绿地?”这条来自群众的朴素心声,通过代表传递了上来。人大街道工委组织相关部门、属地社区开展实地调研,经过充分论证,最终将该地块改造项目列入2025年街道民生实事候选项目,并提交议政会票选。

项目实施阶段,人大街道工委建立专业代表小组定向督查机制,组织基层治理专业小组对项目进行现场督察。在代表们的推动下,昔日的闲置地块如今已华丽转身为城市绿地。除此以外,城乡环境大整治工作中,代表们主动参与到地块清表、方案优化等工作中,既在一线发现问题,又在现场解决问题,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使命担当。

路网疏通提速,为百姓出行“加速”。“路宽了,心顺了,我们上下班也更安全了,原来又窄又暗的路现在成了方便居民出行的舒心路”“现在人车分离了,路灯更亮了,我们晚上散步也放心了”……在青洋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里,居民们你一言我一语,道出了道路改造带来的真切感受。

“完善区域路网,不仅让城市‘颜值’提升,更让群众‘心路’畅通。”脚下的路是提升老百姓幸福指数的重要标尺,人大街道工委将“行有所畅工程”列为重点监督议题,以“民声”为号令,高效组织清正路、来清路、新秀路等工程。一条条“毛细血管”被打通,畅通的是道路,连接的是民心。

道路要建好,更要管好养护好。今年以来,人大街道工委通过“代表问诊、部门开放、群众复诊”的监督模式,形成“发现问题、交办整改、验收销号、长效巩固”的工作闭环。这种立体化监督推动下,东城路等5条主干道完成“墙到墙”品质升级,14辆“僵尸车”、24台占道叉车被清理,真正实现了“建一条路、美一片景、暖一方心”的惠民承诺。

小区配套提质,为生活品质“加温”。“民生实事项目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小区非机动车集中停放和充电管理专项整治项目是2023年街道民生实事项目,当年就新增停车棚56处,安装新充电桩233组,新增充电插口2330个。经过2年的接续推进,累计新增充电桩79组,安装新充电桩353组,新增充电插口3570个,实现了辖区居民小区全覆盖。”街道建管办工作人员如数家珍地介绍道。

今年1月,代表们在蔚蓝天地小区走访选民时,有居民反映:“现在小区的充电桩还是不够用,有时候要排队等好久。”类似诉求在青洋花苑、东方福郡等小区也频频出现。针对这一情况,人大街道工委启动“民事代表办”工作机制,组织居民代表、建管办、社区等多方进行会商,“一区一策”制定改造提升方案,有效缓解停车难充电难的治理难题。

小小充电桩,服务大民生。近年来,人大街道工委坚持民有我呼、我有所应,注重从代表建议中筛选普惠性、基础性民生项目,让“群众盼的事”与“群众干什么”精准对接。自2022年街道实施民生实事代表票选制以来,26个民生项目均实现项目完成率和满意率的双百,潞城书院成为文化新地标,东城社区广场变身为全龄友好空间……一组组数据,见证着“民声”定民生的基层实践。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人大潞城街道工委将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发挥监督职能,以“顶格”标准抓质量、“满格”举措促落实、“真格”服务暖民心,推动更多小而美、惠而优的民生项目落地见效,让老百姓的幸福指数持续“满格”,生动诠释“一潞为民”的责任担当!

标签:
责编:宁晨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