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构建职教扶贫新生态
2025-02-17 16:44:00  来源:咸宁新闻网  
1
听新闻

作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始终将技能帮扶作为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通过“精准资助+产教融合+匠心培育”三位一体的创新模式,为贫困学子铺就了一条从技能脱贫到匠心报国的成长之路。近年来,该校累计帮扶贫困生超1600人,就业率达98.7%,其中建筑类、材料类等专业毕业生已成为行业紧缺技术人才的中坚力量。

精准施策:构建全链条帮扶体系。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招收一名学生,带动一个家庭,服务一个地区”为目标,通过大数据分析建立贫困生成长档案,精准识别学生需求。学校设立“绿色通道”制度,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并构建“奖、勤、助、贷、减、补、免”全方位助学体系,资助面覆盖30%以上学生,原建档立卡学生100%享受国家助学金及学费减免政策。在技能培养上,学校为贫困生定制“理论+实训+认证”课程包,依托国家级实训基地(4个)和省级实训平台(3个),开展高分子材料、建筑防水等领域的专项技能培训。同时,学校通过“励志奖学金”“技能考证补贴”等专项基金,累计投入帮扶资金600余万元,支持贫困生参与技术攻关项目47项,获发明专利12项、实用新型专利35项,在省级以上技能竞赛中获奖83人次。

产教融合:打造真实项目练兵场。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深度对接徐州“343”创新产业集群,牵头成立全国建筑防水、先进高分子材料等3个产教融合共同体,与徐工集团、东方雨虹等200余家行业龙头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和产业学院。通过“校中厂”“厂中校”模式,学生可全程参与企业真实技改项目。例如,在建筑防水领域,学生主导研发的智能渗漏预警系统应用于徐州重点工程,将检测准确率提升至99.6%,相关成果获评省级创新创业项目。此外,学校与地方政府联合开展“黔之蓝”蓝莓出山行动、“巾帼电商培训”等精准扶贫项目,累计培训果农、下岗女工等群体2500余人次,带动300余户农户增收。

匠心传承:培育新时代技术工匠。学校将职业素养培育融入专业教育,通过“大国工匠进校园”“工程伦理研讨”等活动,强化学生“质量即生命”的职业信仰。近三年,95%以上贫困生毕业生能在入职半年内胜任关键技术岗位,其中多名学生成长为徐工集团等企业的技术骨干。在暑期社会实践期间,学校组织“技能帮扶志愿服务队”为周边乡村百余户困难家庭改造防水工程,使用自主研发的环保型材料降低成本30%,切实解决民生难题。一名来自苏北农村的学生表示:“参与这些项目让我明白,技术不仅是谋生手段,更是守护家园的责任。”

长效赋能:构建可持续发展生态。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技能提升-创新实践-职业发展”的螺旋上升通道,助力贫困生实现人生跃迁。近五年,24名贫困生成功创业,带动就业300余人;200余名学生成为企业技术骨干,年薪超省内平均水平15%。学校还深化“四链衔接”(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与俄罗斯、老挝、马来西亚等高校开展联合培养项目,资助优秀贫困生赴海外交流,拓展国际视野。

面向未来,学校党委书记刘莹表示:“我们将持续升级产教融合平台,建设建筑信息模型(BIM)实训中心、智能检测机器人实验室等前沿基地,确保贫困生始终站在技术变革的前沿,为现代化产业体系输送更多‘德技并修’的工匠人才。”

从漏雨的老屋到摩天大楼的防水屏障,从手握瓦刀的农村少年到掌控智能设备的现代工匠,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用实践诠释了职业教育扶贫的深刻内涵。正如校园中镌刻的校训——“求真  求实、求精、求新”,这所扎根徐州的职教强校正以技能帮扶为笔,书写着“培养一人、致富一家、带动一村”的温暖答卷。

标签:
责编:宁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