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0年南京市申报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立项名单公布中,入驻江北新区仅1年的华创以《高端数字信号处理DSP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进入立项名单。
2019年8月,江苏华创微系统有限公司入驻新区,华创的母公司是中电国睿集团有限公司,2019年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科)以中国电科14所、中国电科23所为基础,充分发挥双方在探测感知技术与传输传感技术上的优势,又整合重组中电国睿集团。集团重组后,立即筹划建设以数字芯片和处理平台研发、应用与服务为主要业务的公司平台,聚焦芯片设计、软件环境开发、芯片应用验证等领域进行攻关并取得显著成效。特别是嵌入式处理平台,在系统性能、自主可控设计能力等方面都达到国内领先。
省科技成果转化申报过程中,自主创新服务中心政策服务部在摸底新区企业的时候,发现华创的各项数据及研发成果都比较优秀,符合省科技成果转化的要求,于是亲自引荐华创申报省科技成果转化,从政策传递到鼓励企业申报到申报材料指导,全流程进行服务,这才有了公示名单上的华创。
让来到新区的“硬科技”更“硬气”,自主创新服务中心在对科技企业的服务中,也是绞尽脑汁。
加码精准赋能,打造科技企业服务新场景
中心对企业进行详细的“全身检查”,摸清企业基本信息、财务状况、融资情况、以承担的科技项目类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等,基于前期缜密的调研,中心针对精准服务对象企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制定“量身定制化”的服务方案,助力入驻或落户在江北的“硬科技”企业在江北新区发展中能够更“硬气”。除了华创的科技成果政策服务成果归咎于中心的精准服务赋能,2020年江北新区的海外研发机构、高端研发机构分别成功立项2家、3家,也是得益于中心的企业摸排和精准服务。
项目管家“式贴心服务,快速跟进,全面覆盖
针对明星企业有精准服务,对新区的大部分企业政策服务,中心政策服务部也不含糊。近年来,中心紧盯新区内大大小小重点项目,大力推行“项目管家”式的服务新举措,建立全流程“管家式”项目申报跟踪服务,推动新区企业不断享受高质量的政策扶持。从项目通知下发,中心政策服务部第一时间通过线上传递、线下会务宣贯、个别企业一对一等渠道传递至企业,针对意向申报或引导推荐的企业,从政策理解、申报规划、材料制作、申报提交、结果公示、项目验收等方面开展全流程辅导。
为确保服务工作落实落细,中心政策服务部制作了《项目申报组织及管理办法》,详细明确了任务分工及职责,以及项目申报、实施、政策兑现管理严格把控,同时分类、分项目建立了“项目申报”服务工作台账,详细记录定期跟踪服务对象,为申报企业后期政策申报难题、优化政策服务、简化服务流程、缩短服务时间奠定良好的数据基础。
多项细节举措,扎实稳打,升华企业服务
小而精的细节措施,往往是最能打动企业的服务。在战略层面基础上,中心制定实行的多项细节举措,扎实稳打,有效升华企业服务品质。
政策服务部2020年上半年汇编出版的《创新政策汇编(2020第一版》,针对新区企业梳理了近200项政策,根据资质、资金,科技、工信、发改,省、市、区级等多个维度清晰分类,每项政策并附有二维码,方便企业即时查阅各项政策的管理细则等。《创新政策汇编》的出版,能够让企业全面掌握目前阶段在实行的政策,并快速对标企业自身情况,筛选能够利于自己的政策。据悉,该政策汇编出版仅1个月内,印发的1000本便发放完毕,许多企业甚至没能即时获取而感到遗憾,不过政策服务部表示,该政策汇编将会根据每年政策的变化进行实时调整,企业可以继续关注以便即时获取最新版的政策汇编。
24小时线上答疑的即时、准确、细致,堪比机器人的工作效率,大到企业申报规划,小到材料如何填写,政策服务部的管家式贴心服务让企业申报过程中更安心。同时,基于线上答疑及申报中积累的问题,中心专门建立智能答疑问题库,由政策服务部的政策专家制定标准答案,并从中分析企业遇到的普遍困难,探索并制定解决办法,未来还将开发线上智能答疑系统,进一步提升企业服务质量。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中心打破传统政策宣贯常规,策划组织的多项实务性培训会议,同时起到了政策引导和辅导的双重作用。如高企申报期间,中心改变高企政策宣贯的会议模式,邀请各类研发、财务、知识产权等专业评审专家,将高企政策划分为知识产权规划、财务规划、人才规划等专题,为企业解释高企申报过程中的各个专题板块具体问题和具体措施,以及材料的具体编撰和制定技巧,使得企业透彻认识到高企的意义以及申报诀窍。
类似教科书式、课堂式的政策细节辅导服务,让企业不再因跻身于政策门外汉而对多项申报望而止步,有效推动更多企业积极申报政策、享受新区及省市级给予的政策扶持,提升新区企业对政策的关注度,助力企业蓬勃发展。
通过服务的不断创新和努力,南京江北新区自主创新服务中心针对科技企业的政策服务2020年成绩也是很喜人:截止2020年11月30日,中心共承担项目申报、政策兑现、项目签约、结题验收等工作210项(2019年全年受理141项,已超去年全年项目量49%),其中国家级项目13个,省级项目98个,市级项目83个,区级项目16个;办理类项目167个,受理类43个,累计受理企业申报11721项次(2019年全年受理申报量7140项次,超去年全年受理申报量64%),其中含政策兑现工作24个,兑付金额约3.57亿元,线上线下服务企业超50000项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