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江北新区自主创新服务中心一楼大厅,左侧电子显示屏上的内容让人不禁驻足观看,“中心大厅业务指引:2020年度高新技术企业申报,申报三批次截止时间:4月1日、6月2日、8月7日,办理窗口:C102、C103;2020年民营科技企业备案、申报截止时间:10月8日,办理窗口......”仔细查看,十几项正在申报的科技项目信息一览无余,江北新区自主创新服务中心政策部副部长张华说,“电子屏幕上的科技项目都是正在办理中的,办理时限过期的项目我们会第一时间‘下架’并更新新内容。”
据了解,2020年江北新区自主创新服务中心政策服务部(以下简称“中心政策服务部”)共承各类科技项目申报、政策兑现、项目签约、结题验收等工作210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3个、省级项目98个、市级项目83个、区级项目16个,办理类项目167个、受理类43个,累计受理企业申报11721项次,兑付金额约3.57亿元,线上线下服务企业超50000项次。
如此高爆发性增长的项目工作量,中心政策部如何保证按时高效完成?
这主要得益于中心政策服务部门建立的一套完整的项目办理流程。据介绍,中心政策服务部项目申报工作管理实行分级管理制,项目申报责任人、项目申报部门负责人、项目申报部门分管领导三级层层把关,逐级审核,“分级管理制度适用于中心承办的每个项目,目的在于责任到人,从而保证项目申报全过程规范操作”自主创新服务中心主任吴春华表示。
在分级管理制度的规范化要求下,从指标任务确定、年度项目计划制定到目标任务完成,中心政策服务部明确各项主要职责,细化各项职责内容,量化各项职责标准,其中更是创造性制定项目申报流程图和项目材料审核表,中心政策服务部副部长侯凤翠表示,“我们每承办一项科技项目,都会量身定制一张申报流程图和项目材料审核表,申报流程图可以保障我们不会错漏某个申报环节,项目材料审核表可以保障企业提交的申报材料不会少交或错交材料。”依据完整的制度规范措施,2020年中心政策服务部顺利按时完成各项承办项目申报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据侯凤翠透露,2020年,中心政策服务部承接的多个项目申报企业数量也有较高增长,知识产权专项资金申报1151家、2020年高企申报949家、高企培育申报企业683家......申报企业数量增长的背后,一方面得益于政策引导作用的日益凸显,近几年,江北新区突出政策抓手作用,强化政策扶持力度,扩大政策宣贯广度,有力推动新区企业获知、熟知各项惠企政策。另一方面,中心政策服务部的“主动出击”也是推动项目申报企业数量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
为推动更多新区企业积极开展项目申报,中心政策服务部创新工作方法,实行“三步走”策略。第一步:政策申报通知发布后,中心政策服务部第一时间联动各园区、街道,汇总推荐上报企业数量、情况。第二步:经过评估,申报企业数量若还有增长空间,中心政策服务部将针对园区、新区企业开展动员会议,宣传政策内容及扶持举措,动员符合条件的企业能报则报。最后一步:根据中心建立的企业数据库,中心政策服务部通过“海选”及深挖筛选出符合条件的企业名单,并电话告知或一对一上门动员。
“无论是项目申报管理制度还是‘三步走’策略,都是我们在多年项目申报工作中不断摸索出的,中心承办的科技项目越来越多,我们必须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做精做深各项工作,才能有效提升工作效率,保证每项政策能够顺利按时惠及新区企业。”中心政策服务部部长陆群说。除此之外,随着自主创新服务中心企业服务平及政策匹配功能建设的不断完善,陆群表示,下一步,中心政策服务部将借助这两项最新技术,以更加智能化方式,优化项目申报流程,提升企业申报效率,助推新区科技项目申报工作迈上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