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国家关于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决策部署,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2025年暑期,江苏旅游职业学院烹饪科技学院推普实践团远赴云南省昭通市大关县,聚焦靖安新区康庄社区、思源社区及“一老一小”综合服务中心,扎实开展“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系列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实践团结合专业特色,创新活动形式,将普通话推广与健康关怀、文化教育、情感陪伴深度融合,取得了显著成效,获得了当地社区和居民的一致好评,相关单位相继致信表扬。
创新推普:山海相连,语润童心
靖安新区作为全国最大跨县易地搬迁安置区,许多儿童面临语言融入难题,实践团精准施策,聚焦社区儿童,打造了“唱跳赋能”趣味推普模式。活动摒弃传统枯燥教学,将普通话学习融入韵律儿歌与趣味跳绳之中。志愿者们化身亲切的“小老师”,带领孩子们在明快的节奏中逐句跟唱,字正腔圆地练习发音;在跃动的跳绳旁,让孩子们在描述创作、交流讨论、响应指令中自然运用普通话,同步提升语言反应与表达能力。活动现场欢声笑语,语言的壁垒在轻松愉快的互动中悄然瓦解,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普通话的听说能力和沟通自信,为融入新家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深度融合:推普育心,文化传承
在思源社区,实践团以“童声同音润童心,推普筑梦向未来”为主题,设计了层次丰富、内涵深刻的推普活动。“推普育苗·乡约未来”少儿朗诵比赛为孩子们提供了展示风采的舞台,小选手们用普通话朗诵诗歌传递情感,赢得阵阵掌声。绕口令趣味挑战、拼音基础培训则以游戏竞技的方式,有效夯实了孩子们的语言基础。更为创新的是,活动将推普与美育、智育相结合,通过超轻粘土创作、主题拼图竞技等环节,引导孩子们在动手协作中自然、主动地运用普通话进行描述与交流,不仅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更丰富了精神文化生活,激发了学习兴趣,让推普工作真正实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专业赋能:语暖夕阳,健康同行
实践团的服务范围覆盖“一老一小”群体,体现了推普工作的广度与温度。在“一老一小”服务中心,团队开创了“推普+健康”的双线赋能模式。针对老年人,成员们耐心开展日常及健康用语教学,并举办“听乡音·说普语”故事会,巧妙搭建方言与普通话的转换桥梁,有效帮助老人克服就医、沟通中的语言障碍,获得了“现在心里更有底了”的真实反馈。面向儿童,则通过“健康小喇叭”故事会、“趣味拼音对对碰”“甲骨文演变”互动游戏等形式,将健康知识、汉字魅力融入普通话学习,寓教于乐。团队更是充分发挥烹饪专业优势,为服务中心后勤人员带来“营养配餐技能”培训,将推普成果切实转化为守护“一老一小”健康生活的具体行动,实现了语言推广与生活品质提升的同频共振。
机制探索:青春筑梦,语通未来
系列实践活动获得了大关县团县委的大力支持与高度评价,活动成效显著,思源社区居民委员会和大关县靖安新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相继致信表扬,充分肯定实践团在推普、技能传授及健康科普方面的贡献。实践期间,团队与康庄社区居委会举行“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揭牌仪式,旨在建立校地合作的长效机制,探索长效化“语言赋能”路径,持续为乡村振兴注入智慧与活力。
此次推普活动是江苏旅游职业学院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未来,学院将以此次实践为起点,以语言为桥,以爱心为帆,让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成为助力产业发展、民生改善、文化传承的坚实基石,用青春担当书写语言赋能乡村振兴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