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扬州市邗江区西湖街道中心村,一场以“两优为民”为核心的民生实践正悄然改变着居民的生活。近年来,中心村紧紧围绕“建优为民服务阵地、做优为民办实事项目”两大着力点,以点带面、连面成片,织密党群服务网络,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触摸到幸福。
楼下建起活动室,休闲娱乐“零距离”
西湖景园拆迁安置小区如今已迎来超五千位居民在此扎根,其中老年人口占比高达三成。然而,过去这里像样的活动阵地少之又少,居民休闲娱乐的空间十分有限。今年,村党总支聚焦群众需求,启动社区服务用房改造民生实事项目,一场“家门口的幸福升级”就此展开。
通过整合既有资源,村里新建了微网格工作站、协商议事室,为居民打造出遮风挡雨、冬暖夏凉的温馨空间。原本只能在广场上排练的扬剧爱好者团队,如今搬进了崭新的老年活动中心,“扬剧周周唱”活动也越办越红火,成为小区里最热闹的文化盛事。不仅如此,辖区两个商品房小区的活动室改造也提上日程。明年,村党总支还计划与物业携手,对物业服务用房进行升级,融入亲子阅读、文化活动、邻里调解等多元功能,让党群服务与居民的距离再“近”一步。
村外设立服务站,办事省心又暖心
随着24个村民小组完成拆迁安置,不少老村民搬离原住址,“中心人”的归属感逐渐淡化。为了维系这份情感纽带,让老村民记得住“根”,村委会积极与安置小区属地村居沟通协商,在村外建起服务站。从此,村民办事再也不用长途奔波,“看到服务站的牌子,就好像看到了老家的影子。”一位村民感慨道。
此外,村委会还探索出创新举措,鼓励村民小组资金入股村集体经济。这样一来,村民不仅能每年享受分红,实现组级资金的保值增值,更在经济联结中,让彼此的关系愈发紧密。
居民“点单”我“上菜”,“问题清单”变“幸福账单”
“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解决什么。”今年年初,村党总支在全村发起“问题清单”征集活动,广泛收集事关居民生产生活的难题。很快,西湖景园电梯安全检查和维修、电动自行车充电棚建设等十余个为民办实事项目相继启动。
从群众最关心的人身财产安全问题入手,村里迅速行动,投入超400万元专项资金。如今,这份“幸福账单”还在不断拉长:破损的路面修好了,昏暗的路灯变亮了,闲置的空地变成了小花园……一桩桩、一件件民生实事落地生根,绘就出居民幸福生活的崭新画卷。
在“两优为民”理念的引领下,西湖街道中心村正以实实在在的行动,书写着新时代基层治理的温暖答卷,让幸福在居民家门口“升级”,让美好生活触手可及。邗组宣俞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