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角膜病学术交流会议在大连召开
2025-05-21 14:32:00  来源:日照新闻网  
1
听新闻

2025年5月15-18日,由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北京医学科学健康学会联合主办,中国民族卫生协会眼学科分会、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山东省眼科医院)联合协办的2025角膜病学术交流会议:第二十四届角膜及眼表疾病学术大会暨第十七届角膜屈光手术年会(CCCRS2025)在“北方明珠”大连召开。

艾欣瞳生物角膜作为首个上市的生物角膜,历经10余年发展,5月17日携手国内顶尖角膜病专家在会议期间开展“2025年艾欣瞳生物角膜临床使用研讨会”。本次研讨会聚焦全球首个生物角膜“艾欣瞳”的临床应用成果与未来发展方向,吸引了来自全国的眼科领域专家、学者及临床医生参会,共同探讨如何进一步优化生物角膜技术、拓展适应症范围,惠及更多角膜盲患者。

2025年艾欣瞳生物角膜临床使用研讨会

破解角膜盲困局:艾欣瞳的10年征程

据世界卫生组织《视力残疾全球数据报告》显示:中国共有盲人800多万人。其中,角膜疾病是最重要的致盲眼病之一。在全球,角膜盲患者约有6000万名,中国则约有400多万名。而角膜供体严重缺乏,如角膜白斑、角膜斑翳、圆锥角膜、角膜溃疡或者角膜穿孔,有些是需要进行角膜移植来保住眼睛视力,如果角膜病变不能及时手术,会导致眼睛失明。目前,移植捐献获得的异体人角膜为主要医治办法,但是正规捐献较少,远远无法满足需要。

艾欣瞳生物角膜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了研发,从2010年开始,由北京同仁医院牵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武汉协和医院、河南眼科中心等国内多家知名眼科医院参与了艾欣瞳的临床试验,历经6年多的临床时间,于2015年正式上市。《人民日报》头版发布:由我国自主研发并拥有完整知识产权的全球首个生物角膜艾欣瞳于5月23日投入使用,这将改变传统的角膜移植手术中角膜供体来源奇缺的困境,为无数角膜盲患者带来光明。

10余年来艾欣瞳生物角膜手术结果表明:愈后效果接近人体捐献角膜。艾欣瞳作为全球首个生物角膜,不仅给患者带来了光明,同时也挽救了很多家庭,为社会和百姓的眼睛健康保驾护航。

顶尖专家共话:临床突破与适应症拓展

2025年艾欣瞳生物角膜临床使用研讨会由全国人大代表、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院长、创新28项角膜移植手术的史伟云教授担任大会主席。

史伟云教授作为国际角膜病领域的权威专家,多年来致力于角膜疾病的研究与治疗,为无数患者带来了清晰的视力和恢复了光明。他指出,艾欣瞳生物角膜的出现,打破了几十年来传统角膜移植手术供体来源有限的困境,为角膜盲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是眼科医学领域的一大突破,也是眼科角膜材料的一种突破,让患者有更多选择,让光明又多一份希望!

史伟云教授开场致辞

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角膜病专科-眼库主任,现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委员、角膜病专业组副组长、北京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潘志强教授担任此次研讨会联席主席,他指出:“艾欣瞳生物角膜不仅填补了国际空白,10余年来为角膜移植需求的患者提供高效、安全和有效的解决方案,使用适应症范围不断扩大和提升临床使用率是下一阶段的关键任务!”

潘志强教授开场致辞

在随后的会议议程中,多位国内知名角膜移植手术专家也分享了艾欣瞳生物角膜在角膜移植手术中的临床应用和突破等方面的宝贵经验。

创新技术护航民生:艾欣瞳的社会价值与未来布局

会议进入尾声阶段,开展了艾欣瞳生物角膜临床使用研讨交流环节。与会专家们积极发言,就艾欣瞳生物角膜的实际应用、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等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大家纷纷表示,通过此次研讨会,不仅加深了对艾欣瞳生物角膜的了解,还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先进的技术方法,对未来在临床工作中更好地应用艾欣瞳生物角膜充满信心。辽宁爱尔眼科医院高明宏教授总结称:“艾欣瞳的广泛使用需联合政策支持、技术培训与公众科普,让更多医生和患者了解这一‘无需等待’的复明选择。”

会议最后,史伟云教授与潘志强教授共同总结表示,艾欣瞳生物角膜的成功不仅是技术突破,更体现了产学研医协同创新的中国智慧。

标签:
责编:宁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