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豆、簸箕作乐器,锄头、鱼篓上T台…近日,#农民工组乐队回乡办村晚获全村支持#的话题热度蹭蹭上涨,张勇、苗人三蛮这些才艺出众的农民兄弟们,借助网络平台举办一场场别开生面的“村晚”,点亮了自家门前那片灯火。
有人说,“村晚”,映照出的是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的确,如今农村生活条件好了,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大伙儿的文化活动越来越丰富多彩。自编自导自演的“村晚”上,大家展示着家乡的民俗风情、拿手绝活和地方特色,乡土味十足的晚会不仅提升了乡村文化自信,更是对传统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这样的热度不是个例,与湘西那场“村晚”同一天开演的,还有山西临汾泊庄村,两场“村晚”,共吸引了超过1557万网友在线观看。一南一北两场“村晚”同时上演,这股热烈劲儿直戳人心。正如网友评价,接地气的晚会引起了大家共鸣,不仅激发了村民的自豪感和归属感,而且从一个侧面展示了眼下乡村的精气神。从更宏大叙事来讲,“村晚”的魅力或许正折射出中国乡村在振兴路上的多彩故事。
火热的“村晚”,让人们不禁想起近年来同样火爆全网的“村超”和“村BA”。为啥越来越多的人对这些“村”字头的活动如此热爱?究其根本,或许就在于那份淳朴真实的乡土气。原汁原味的“村晚”“村超”打破了城乡文化生活的界限,让乡土文化走入大众视线,既丰富了村民的精神世界,也搭建起城乡文化相互融合的新桥梁。
乡土气息,为何如此吸引人?或许还因为它触动了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情感诉求,提供了一种“向往的生活”。这份“质朴”就像一把心灵钥匙,轻轻一拧就打开了无数人对故乡、对童年那股深深的眷恋,对田园牧歌的无限遐想。这种情感上的归属,在快节奏、高压力的城市生活中显得尤为珍贵。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 “村晚”“村超”“村BA”等“村”字头产品在网络上的爆火,说明乡土文化正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所关注。“谁赢得了年轻人,谁就拥有了未来。”稍加留意我们就会发现,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希望的田野”正悄然展现出其前所未有的魅力和吸引力。选择到乡村去创业或者就业,对于许多小伙伴来说,不仅是实现心灵归宿、个人价值追求的奋斗方式,更是响应国家号召,兼顾个人理想与社会责任的多赢选择。
乡土气文化火爆,给人启迪,也给人思考。一张张鲜活的乡村文化名片,既给乡亲们带来了欢声笑语,又实打实地拉动了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的发展。希望的田野之上,依托产业兴旺和文旅融合,乡村致富的道路也定当越走越宽广。
当然,与农村的广阔天地相比,网络上爆火的“村晚”还太少太少。我们期待着星星点点的“盆景”变成越来越多的“风景”,更多的“村晚”“村超”“村BA”等村字头创意产品在全国各地乡村大绽放,让乡土味文化不仅有传承,而且“正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