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贷消费何去何从?
2021-03-19 09:21:00  来源:新华日报交汇点  
1
听新闻

3月17日晚间,中国银保监会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放贷行为,严格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风险管理,强化风险整治及监督检查。

《通知》出台不满一天,3月18日下午,“花呗借呗不得向大学生放款”的话题冲上微博热搜第一,网友议论纷纷。到底大学生能不能用网贷消费?为何这个话题引得市场过“亿”的关注?新华日报财经进行了调查。

大学生网贷消费“开正门”?

截至发稿时,微博上“花呗借呗不得向大学生放款”的话题阅读量约8.3亿次,讨论3.2万次,原创人数1.4万人。

“合法渠道没有,逼着学生只能高利贷,高利贷”“花呗也要?我就是想钱放余额宝多赚点钱也不行啊”“你可以限制金额,但是直接一棒子打死,不合适”……网友们对于未来能否使用网贷消费观点不一。甚至有网友打趣,“这么一打压,连大学谈恋爱都难了。”

那么此政策出台后,互联网消费贷款是否真的对大学生关上了“大门”?

从《通知》的细则来看,事项一中明确表示,小额贷款“不得将大学生设定为互联网消费贷款的目标客户群体,不得针对大学生群体精准营销,不得向大学生发放互联网消费贷款”。

但是,在紧随其后的事项二中明确提出,“为满足大学生合理消费信贷需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可开发针对性、差异化的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

也就是说,监管层禁止小额贷款公司向大学生放款,但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将为有需求的大学生们开发消费贷产品,《通知》为大学生合理的信贷需求“开了正门”。

“这个政策并不是为了阻断大学生使用互联网消费贷,正常消费是没问题的。”江苏紫金产业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闫海峰告诉新华日报财经,政策出台的目的主要是规范和整顿互联网消费贷的违规行为。避免贷款定向发放给无还款能力的大学生,导致大学生超前消费、贷款严重超出其还款能力,以及非法催还手段等不良现象发生。

消费金融专家苏筱芮分析称,《通知》体现了监管部门“开正门、堵偏门”的思路,一方面加大对非法放贷机构的打击,一方面则规范了持牌金融机构的金融营销宣传,从事前环节提早介入,有利于更为精准、高效地防范诱导大学生过度借贷之现象。

江苏泰和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凌建豪对此持相同的看法,“一旦大学生无法还款,他们的学业、征信都将受到很大影响,这次通知的出台,对于保护他们正常的步入社会是有很大帮助的”。

而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来说,针对大学生的新款消费贷产品将遵循更严格的规定。例如,“实质性审核识别大学生身份和真实贷款用途,不得以大学生为潜在客户定向营销,不得采用虚假、引人误解或者诱导性宣传等不正当方式诱导大学生超前消费、过度借贷,放贷机构外包合作机构不得向放贷机构推送引流大学生”“严格落实大学生第二还款来源,规范催收行为,加强个人信息保护”等。

凌建豪表示,在有关消费贷的纠纷案件中,也时有学生家长咨询:借贷平台骚扰学校、同学,导致学生无法正常完成学业;小贷公司追债到学校,并且打扰家庭和亲朋。“如果关于第二还款来源的条款最终落实,父母将对大学生的借款进行一定的审查或者监管。这样一来,学生大额欠款的发生概率将降低。”

网贷消费猫腻多

最近几年,部分年轻人受“超前消费”观念影响,养成了透支消费的习惯。市场为了迎合年轻人的需求,推出了越来越多的借贷产品,尤其是互联网金融产品层出不穷。对此带来的风险,监管层曾多次发出提醒。

大学毕业生小孔告诉记者,他在校期间累计从各类网贷平台借款40万余元,“刚开始只碰了花呗、借呗,但是因为花销大、又还不上,不得不寻找其他平台,借新还旧、以贷养贷,什么人人贷、拍拍贷、你我贷,市面上能找到的网贷平台都被我借光了。”小孔表示,他借这么多钱,主要是那段时间沉迷赌博,又喜欢高消费生活,以致债务越滚越大。

虽然不是每个人借款都像小孔一样多,但不可忽视的是,大学生使用网贷的比例已经相当之高。“我们班40个同学,至少35个人在用花呗,大家都是出去吃饭或者买东西的时候刷。”苏州某大学大三学生小何称,自18岁开始使用花呗,每月额度2000元,这也是大学生的常见额度,“双十一时花呗会提高额度,我也挺心动的,就增加了消费。”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现象背后,平台的诱导行为扮演了重要角色。当前网络贷款门槛低,各类产品广告铺天盖地,充斥于年轻人每天要使用的各个手机应用中。一些正规、大型消费贷款平台,也针对大学生提供“精准服务”,各类循循善诱的让利规则暗藏玄机。

在目前消费者常用的一些APP上,美团月付、滴滴月付、京东白条等都会成为默认付款方式,一不留神就会开通。

宽松的审批和超出个人能力的放贷额度都为大学生埋下风险隐患。除此之外,市面上的网贷产品经常用日息来诱导消费者。实际上,即便是每日利息不到0.05%,折算下来的年化利率高达18%。

截至2019年底,我国在校大学生总数超过4000万,大学生群体被网贷机构视为目标客户群体之一。部分互联网小额贷款机构通过和科技公司合作,诱导大学生在互联网购物平台上过度超前消费,导致部分大学生陷入高额贷款陷阱。

甚至,小额网贷早已超出了大学校园的范畴,不少网贷业务已经不断在高中、中专、高职等学校发展更低年龄段的新客户。这种网贷低龄化的趋势隐蔽程度高,家长和学校掌握的信息不多,缺乏干预和引导,对部分学生学习生活产生负面影响,甚至诱发犯罪。

互联网消费贷或将出现新变局

在凌建豪看来,互联网金融的客群一定是具有还款能力的人。让大学生还没有跨入社会,就已经背上沉重的债务负担,并不是金融的本质和目的。

也就是说,在正规持牌金融机构中,大学生群体由于没有固定收入和储蓄,并不是优质客户。

新华日报财经从一家以零售业务著称的股份制银行处了解到,不少银行本身做大学生消费贷款的意愿并不强,少数产品也只是针对校园里已经有收入的MBA等学生群体。“以我们银行为例,如果是还没有毕业的学生,一般只做储蓄业务,贷款业务都比较谨慎,连信用卡额度都不会放。”该银行人士表示,“以前我们也尝试过类似的业务,但通常是学生乱借钱、家长来投诉,容易造成管理上的混乱。”

因此,有金融业专家认为,《通知》的出台对整个消费金融行业的影响有限。闫海峰表示:“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在整个消费贷款中的所占份额并不高。”

江苏兀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嵇少峰,研究小贷行业多年,他也认为,这次新规总体来说对行业、尤其是合规机构的影响面不会太大。

“虽然目前行业还拿不出具体大学生消费贷存量的数据,但根据我的了解,除了少数专营此类业务的机构外,学生贷款比重总体相对较小。”嵇少峰进一步解释,“而对于一些业务面较广的头部互联网小贷公司,其大量业务本身采取的就是助贷模式,资金直接来源于银行等机构,并非是小贷公司直接放贷,符合此次《通知》的规定。因此,监管部门在后续有可能对助贷行为作出更为明确的规范和定义。”

长期研究小企业金融服务问题的银行业专家李庚南认为,《通知》与此前出台的《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相呼应,对规范、净化互联网贷款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最大的亮点,则是强化了对借款人保护的原则,要求放贷机构重视借款人适当性管理,这也是普惠金融的一项核心原则。

(陈娴 武超 培嘉)

标签:
责编:唐可垚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