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2月28日召开的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上获悉,江苏今年将加快培育战略人才力量,通过增设数字经济人才评价标准、开展数字经济人才引进“揭榜挂帅”等系列举措,壮大数字经济人才队伍。全年计划实现城镇新增就业 120万人以上,着力建设高质量就业先行区。
开发5万个就业见习岗位
省人社厅党组书记张彤表示,人社部门今年将把促进高质量就业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在全面贯彻新修订的《江苏省就业促进条例》基础上,完善就业补助资金管理使用、就业困难人员认定、就业和失业登记管理等办法,出台女职工产假期间社保补贴、促进老龄人口就业等政策,健全常态化就业失业统计监测制度。
保障重点群体就业。开发5万个青年就业见习岗位,募集一批大学生优秀创业项目并给予一次性补助,更好发挥智慧就业云平台、就业掌上宝、高校毕业生精准招聘平台作用,精准服务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联合相关部门开展稳岗留工等活动,全面推行常住地就业服务制度,允许农民工利用城市公共空间,在特定时间段有规划、有秩序地从事个体经营;联合农业农村等部门制定劳务品牌评价标准,完善推广盱眙、邳州等地劳务品牌建设做法,支持各地推出一批劳务品牌龙头企业、特色产业园区, 新建不少于50个省级精品劳务品牌;健全精准认定、精准帮扶和精准退出机制,将低收入人口纳入就业援助范围,新开发5000个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建好用好实名制管理信息系统,推进就业帮扶培训“暖心行动”,确保失业退捕渔民动态清零。
全力支持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制定省级创业孵化基地服务标准,认定一批省级创业示范基地和大学生优秀创业项目。围绕新经济模式和新就业形态开发创业培训项目,推动灵活就业社保补贴政策落实。创建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创业型城市。
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聚力打造人才发展现代化先行区,加快培育战略人才力量,优化实施政府特殊津贴制度和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选拔制度,加大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人才入选比例。建立数字经济卓越工程师职称制度,实施数字经济卓越工程师知识更新培训。打通高技能人才成长为卓越工程师的职业发展通道。实行卓越博士后资助计划和企业博士后设站“即时备案制”。健全博士后招收信息全球发布机制。
探索建设紫金山实验室、姑苏实验室、太湖实验室“人才特区”。完善推广苏州市吴江区打造长三角“跨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做法,促进区域青年科技人才高效集聚。
实施优势产业链、卓越产业链人才引进计划,落实产业链重点企业人才政策服务专员制度,发布紧缺人才需求目录。建立企业首席专家制度,设立江苏省企业首席专家工作室。建立数字经济人才引进“揭榜挂帅”机制,开展数字经济人才进园区、进企业对接交流,联合科技部门加强数字技术经纪人队伍建设。
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出台全面纠治职称评价“四唯”问题的政策措施意见,增设数字经济、安全工程等人才评价标准。发布国际职业资格比照认定目录。建立高校引进人才直接备案制度,在省属高校和科研院所试点自主确定专业技术岗位比例、自主评聘人才。
全面推行县以下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制度,争取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事业单位开展专业技术一级岗位设置聘用工作试点。
实施数字技能提升行动
实施数字技能提升行动,以数字经济产业和数字化转型企业从业人员为重点,精准开展数字技能岗前培训、在岗培训和转岗培训。持续打造“江苏技工”“江苏技校”“江苏技造”品牌,建设省级数字技能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技能人才服务产业园。
实施“江苏工匠”培育工程,试点评聘特级技师。完善推广无锡市惠山区成立新时代“惠山工匠”创新培育基金的做法,激励企业既当好用人主体、又当好培育主体。实施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夺金行动,举办第六届江苏技能状元大赛,构建以世赛和国赛为引领、江苏技能状元大赛为龙头、“江苏工匠”技能竞赛岗位练兵为主体、各类职业技能竞赛为基础的技能竞赛体系。
聚焦专业建设与优势产业链、卓越产业链的高匹配度,建设一批高水平技工院校,打造一批数字经济等品牌特色专业群。校企共建共享实训基地,建设“工匠学院”,打造高水平技工教育联盟(集团)。稳定扩大招生规模,创建万人学校,年招生9.5万人以上。
鼓励各地组建人才集团
实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2000亿跃升行动,出台社会化引才奖补办法,培育高水平猎头公司和科技人才服务企业,认定10家省级人力资源服务骨干企业,鼓励各地组建人才集团,完善推广无锡市人才集团、昆山市人力资源市场集团的做法。绘制全省人才流动监测地图。探索推行人才“苏畅卡”,打造省市县三级人社部门“人才之家”。
建设一批专业化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规范化零工市场,发展网络招聘、短视频、直播带岗等线上市场,筹建江苏省数字经济人才市场,创建国家级数字经济人才市场。
江苏今年还将继续提升社会保障待遇。根据国家部署调整退休人员养老金,城乡居保基础养老金省定最低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87元。开展集体补助缴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和个人账户奖励性基础养老金调整办法试点,健全完善筹资模式和待遇增长机制。启动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引导有条件的灵活就业人员和城乡居民参保人员选择较高档次缴费。
记者 黄红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