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下午4点半,记者来到南京科巷新市集。这里的一楼是小吃街区,二楼是菜场,生活所需的肉类、蔬菜、粮油、禽蛋一应俱全。猪肉摊主房兴华正在灌香肠,摊位上的电子屏显示着当天的肉价:精肉丝25元/斤,小排26元/斤,“现在的肉全是新鲜的。猪肉确实有点涨价,主要是因为最近灌香肠的需求增加了,每年这个时候都涨,属于正常现象,老顾客该吃还是吃。”
靠近里侧的蔬菜摊主姜亚平正在整理柿子,她的摊位上正常售卖青菜、菠菜、白萝卜、胡萝卜等家常菜和少数水果,土豆标价3元/斤,胡萝卜3.5元/斤,西红柿5.5元/斤。她告诉记者,现在老顾客只买一餐的菜,很少有人大量买菜。
科巷新市集内部智能管理中心有一张大屏,上面实时公示当天菜价、大类销售排行等信息。下午近5点,屏幕显示,西兰花10元-12元/斤,芹菜7元-10元/斤,当天销售鲜肉量为6632公斤,蔬菜为4138公斤。“科巷菜场现在有经营摊位160户,其中蔬菜60户,鲜肉38户,禽蛋12户,粮油干货5户。主要货源地是众彩批发市场。这两天蔬菜普遍都有降价,鲜肉可能有微涨,主要涨在前腿肉类。”科巷新市集市场经理戴霄尚说。
下午6点,正是下班节点,记者来到永辉超市南京市茂业天地店。店门口摆放了当天的半价生鲜名单,店内的蔬菜粮油区顾客较多,主要为老年群体,购物车中未见到大包米面。大米面粉区货架上种类多样。一侧的米面散称区内堆出了尖角,促销的散称苏北大米2.19元/斤,面粉1.99元/斤。在肉品区,普通腿肉为11.98元/斤,精品五花肉为18.98元/斤。在蔬菜区,各种蔬菜堆放充足。
江苏省常年蔬菜播种面积2100万亩左右、产量5600万吨左右,约占全国蔬菜总产量的7%。全省蔬菜产销总量平衡、自给有余,人均占有量660公斤以上,远超全国平均值。今年以来,全省蔬菜生产形势总体平稳,但受10月上中旬低温降雨大风天气影响,蔬菜上市较常年略有延迟。近期随着地产秋菜陆续上市,部分蔬菜价格已有回落趋势。
记者从江苏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各级农业农村部门正紧盯“菜篮子”供给,引导各地科学布局品种及茬口,合理安排生产规模和上市档期,尽快缓解供需矛盾,保障冬季特别是元旦、春节期间蔬菜供应。预计11月全省蔬菜产量530万吨左右,秋冬季蔬菜总产量1700万吨左右,较去年同期均有小幅增加。
菜价油价助推,10月江苏CPI上涨2.2%
近期“惊扰”居民餐桌消费的鲜菜价格,在CPI上留下了深深“印记”。据江苏调查总队10日发布的最新物价数据,10月份,江苏CPI同比上涨2.2%,涨幅较上月扩大0.7个百分点,创出自去年9月份以来的新高。其中,鲜菜价格同比由降转升,上涨19.2%,拉动CPI上升0.41个百分点。
农副产品中,鲜菜受天气因素影响最大。国庆以来,北方蔬菜产区前期遭受暴雨灾害,加上夏秋换茬、局部地区疫情暴发及生产运输成本增加等因素叠加影响,江苏菜价全面上涨,环比上涨11.8%。以居民“菜篮子”里的大路货青菜、大白菜为例,10月30日全省集贸市场零售均价分别为每斤4.4元、2.29元,较9月25日分别上涨29%、15%。个别品种菜价甚至“比肩”猪肉,如菠菜,10月30日南京众彩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批发均价达每斤9.5元,较9月25日上涨55%。
菜价上涨直接带动全省食品价格环比止跌回升,由上月的下降1.2%转为上涨0.6%。而全省CPI环比也由上月的下降0.1%转为上涨0.3%。据国家统计局测算,在10月份全国CPI环比0.7个百分点涨幅中,菜价就“贡献”了近五成。
不过,除了鲜菜以及环比上涨2.7%的鲜果,淡水鱼、猪肉、虾蟹、鸡蛋等多数重要“菜篮子”商品价格普遍下降,降幅分别为8.4%、4.4%、3.3%、2.4%。值得一提的是猪肉,随着消费需求季节性增加,加之第二轮中央储备猪肉收储工作有序开展,尽管其价格自10月中旬起略有反弹,但全月平均仍下降,只是降幅比上月收窄1.3个百分点。
八大类消费价格环比“七涨一降”,其中,交通通信价格上涨0.5%,这主要是受能源类产品价格上涨较多的影响,10月份汽油、柴油价格两次上调,累计分别上涨4.7%、5.2%。
记者 吉强 颜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