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出台全国首部规范地震预警工作地方法规
2021-09-29 16:44:00  来源:新华日报交汇点  
1
听新闻

9月29日,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就刚刚通过的《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地震预警管理的决定》作解读。作为全国第一部规范地震预警工作的地方性法规,本决定全面规范我省地震预警活动,对预警信息发布主体、信息发布触发条件、发布内容、播发单位作出了详细明确的规定。

地震预警是防震减灾的重要措施。随着地震预警技术不断发展,科学应用相关技术可有效减轻灾害损失,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我省是东部地区中强地震活动水平较高的省份,人口密度大、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高,相应地震灾害风险水平也高,依法加强地震预警管理、规范地震预警活动、发挥地震预警作用尤为重要。为此,我省制定出台了国内首部规范地震预警工作的地方性法规。

决定对地震预警作出界定,即“利用地震预警系统,在地震发生后、破坏性地震波到达前,向可能遭受破坏的区域发出地震警报信息”。这一界定突出了地震预警的紧迫性、即时性,这也是区别于地震中长期预报、地震短期预报、临震预报、地震烈度速报、地震震情信息报告的重要特征。围绕这一突出特征,本决定对地震预警工作遵循的原则,预警工作责任和工作机制,预警系统建设管理,预警信息发布、应用和处置机制,以及地震预警工作保障机制等作出规范。

由于地震预警技术本身的复杂性和预警服务对象的社会性、特殊性、多样性,必须加强对预警管理工作组织领导、监督管理。对此,决定明确全省地震预警及其监督管理工作,被明确由省地震工作部门负责,并规定了三个“统一”:预警系统统一规划、分级分类建设和管理,预警技术统一规范和标准,预警信息统一发布。

地震预警系统是地震监测台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防震减灾法的规定,需要实施统一规划、分级管理。我省据此对预警系统建设、运行、维护和管理作了全面规范,特别是规定全省地震预警系统建设、运行管理,预警信息发布、传播,执行统一的技术规范和标准。

地震预警信息高度敏感,何时发布、如何发布、发布什么,都需要建立科学机制。我省立法对信息发布权限、内容、播发通道等作出规范,规定预警信息由省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统一向社会发布,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向社会发布地震预警信息。禁止编造、传播虚假地震预警信息。发布信息的触发条件,是由省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根据地震可能造成破坏程度和社会影响确定的地震预警信息发布阈值。在地震预估参数达到确定的阈值时,由地震预警系统自动向相关区域发布地震预警信息。

由于地震预警信息是在地震发生后、破坏性地震波到达前,向可能遭受破坏的区域发出的,给社会公众和相关单位的反映和处置时间可能只有几秒、数十秒,信息的内容应力求准确、简明、直接。因此,本决定明确了地震预警信息内容,主要是破坏性地震波预计到达时间、预测地震烈度等。

我省地震预警信息的法定播发单位,是由省人民政府指定的广播、电视、互联网、移动通信等媒体和单位,并向社会公布。同时,本法规也鼓励其他媒体播发地震预警信息。决定还要求,向公众播发地震预警信息的媒体和单位,应当建立地震预警信息自动接收播发机制,及时、准确播发地震预警信息,并接受当地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指导和监督。

地震预警信息发出后,紧接着的应急处置机制和措施必须及时且合理。对此,我省立法要求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相应应急处置机制,接收到地震预警信息后,应当及时采取应急处置措施。重点单位和场所要制定地震预警应急处置措施并纳入地震应急预案,铁路等基础设施的经营管理单位和核电等可能发生次生灾害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地震预警信息自动接收和应急处置系统,政府应当在人员密集场所设置地震预警信息自动接收和播放装置。政府及有关部门、单位,特别是学校等应进行地震预警和应急宣传教育,组织开展相关演练,新闻媒体也应担负开展地震预警和应急知识公益宣传的任务。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陈月飞

标签:
责编:唐可垚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