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江苏印发“十四五”农村公路发展规划
2021-09-14 18:00:00  来源:新华日报  
1
听新闻

农村公路是交通强国建设重要内容,是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的基础性、先导性条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先行引领和服务支撑作用。江苏省交通运输厅近日印发了《江苏省“十四五”农村公路发展规划》,明确到2025年,全省要建成“畅通安全、智慧绿色、治理高效、美丽富民”的农村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数字农路、平安农路、绿色农路、美丽农路和法治农路,打造品质优良、成效显著、全国知名的江苏农路品牌,实现全省规划发展村庄农村公路高质量“村村通”, 即通达等级公路、通达地图导航、通达快递服务。

提升农村公路供给能力

“十三五”期间,江苏农村公路通达水平全国领先,全省农村公路里程达14万公里,路网密度达139公里/百平方公里,居全国第五、各省区第三位;农村公路中二级及以上公路占比达到19.6%,列各省区第一。“十四五”时期,是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过渡期。

农村公路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载体,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求必须切实提升农村公路供给能力。江苏省农村公路取得了较好成绩,但是对照高质量发展要求,还存在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角度来看,农村公路与农村经济、社会、生态、文明融合发展还不充分,在服务农业方面,重要产业、旅游、物流等节点尚未全部通达等级公路,服务现代化农业机械的水平有待提高;

在服务农村方面,规划发展村庄、苏北地区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改善集中居住点的通达水平仍需提升;在服务农民群众出行品质方面,乡村公路黑色化比例还不高。从构建现代综合交通体系角度来看,农村公路是综合交通网络的“毛细血管”,与干线公路、城市道路、村内道路以及其他运输方式的衔接还不够顺畅,县道规划待建路段建设有待加强。从“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角度来看,农村交通安全问题还比较突出,每年发生在农村地区的道路交通事故占比高达50%。城乡交通运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十四五”时期,江苏将着力推进农村公路发展实现“三大转变”,即创新发展理念,加快推动农路从“单向推进”向“融合发展”转变;优化发展目标,加快推动农路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转变发展方式,加快推动农路从“建设为主”向“建管养运协调发展”转变,为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和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十四五”时期,江苏将促进农村公路与农村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统筹城乡间、乡镇间交通运输协调发展,注重城乡公路基础设施有效衔接和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促进城乡融合联动发展。坚持因地制宜。统筹考虑苏南、苏中、苏北发展差异,继续加大对低收入片区和经济薄弱地区的支持力度。结合集聚提升、城郊融合、特色保护、搬迁撤并等不同类型村庄的资源禀赋,科学制定农村公路发展目标任务,分类指导,精准施策。

实现畅通安全:基本形成便捷高效的农村公路骨干网络与普惠公平的农村公路基础网络。苏南率先基本实现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现代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基本建成农村公路省际、市际、县际规划待建路段,推进具备条件的县道改造提升达到三级公路及以上标准,农村公路与国省干线公路、城镇道路、村内道路衔接更加顺畅,规划发展村庄和重要产业、旅游、交通节点基本实现等级公路通达。全省行政村至县道、自然村至等级公路平均时间有效缩短。

美丽富民:实现乡乡都有美丽农村路,农村公路与乡村产业、旅游、文化、生态深度融合发展,显著带动乡村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致富,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农村公路基础设施耐久可靠,路况水平显著提升,路域环境整洁优美。全省农村公路路况优良中等路率不低于95%。全省90%以上的县(市、区)达到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AAAAA发展水平;行政村物流快递服务点基本实现全覆盖。提供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运营相关岗位1万个,助力农村地区稳定和扩大就业。

高质量建好农村公路

“十四五”时期,江苏将全力打造通城通乡通村的城乡一体、融合发展的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网。

——巩固农村公路网规模优势。结合交通强国江苏方案、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等,加快推进以农村公路为主的县域综合交通规划研究,完善农村公路网规划,加强与国土空间、镇村布局、产业发展、乡村旅游等规划的协调和衔接,统筹存量和增量,以服务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以及人居环境整治、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改善等工作要求为出发点,加快构建形成结构合理、层次分明、经济适用、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农村公路网络。到2025年,规划引领融合发展作用充分发挥,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网络进一步优化完善。

——增强战略支撑引领能力。以加强区域协调和一体化发展为发力点,增强战略支撑引领能力,推进江苏与沪浙皖省域毗邻地区连通道路建设,全力支撑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推进全省农村公路市际、县际规划待建路段建设,织密各行政板块间农村路网,以服务省域一体化进一步带动区域一体化发展。到2025 年,基本消除省际、市际、县际农村公路规划待建路段,农村公路整体发展质量和效益水平进一步提升。

——提升综合交通运输效率。按照“农村骨干公路网络达到三级及以上标准”要求,加快农村公路主骨架县道公路网的建设,实施县道提升改造,强化县道与国省干线公路、综合枢纽、机场、港口等的衔接,形成层次分明的公路网络。重点加强服务涟水机场、通州湾出海口、徐州国际陆港等省内重大枢纽的农村骨干公路网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公路促进公路网络内部畅联和服务综合立体交通网的作用,进一步提高综合交通网络效率。

——畅通农村出行和资源配置。以畅通农村居民出行和生产要素流动为着力点,按照国家推进农村公路建设项目更多向进村入户倾斜和交通运输部“有序推进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组)通硬化路”等要求,根据全省各地镇村布局规划,因地制宜推进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向规划发展村庄延伸,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重点实施规划发展村庄等级公路通达提升项目和农民群众住房条 件改善配套道路建设。到2022年,苏北地区有建设需求的已建成农房改善项目配套农村公路全部建成。到2025年,基本实现全省规划发展村庄等级公路全通达。

以畅通生产资源要素流动为着力点,紧紧围绕服务乡村产业兴旺,促进农村公路建设与农村产业、乡村旅游发展规划有效衔接,加强建设农村资源路、产业路、旅游路,重点实施通往重要产业、旅游、物流等节点等级公路建设,进一步改善农产品运输和游客出行条件,直接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助力乡村振兴。到2025年,基本实现全省农村重要产业、旅游、物流等节点等级公路全覆盖。

高水平运营好农村公路

“十四五”时期,江苏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纳入“乡村振兴”统筹谋划,建立健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责任制,高水平运营好农村公路,致力实现“人悦其行、物优其流”的智慧富民路。

——全面推进“路长制”实施。在全省范围内全面推进实施县、乡、村三级农村公路“路长制”,因地制宜建立健全路长管理责任体系和运行机制。到2022年底,覆盖县、乡、村道的“路长制”全面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同、上下联动、运转高效的工作格局基本 形成,农村公路治理能力显著提升。

——打造数字化农村公路。以“服务公众”为导向,推进农村公路电子地图与导航地图供应商对接整合。全面建成全省农村公路建管养运“一网一平台”智能化、信息化管理和服务平台,实现农村公路数字管理一张图、精准导航到村庄、公众出行服务“一键按”。

——提升农村公路本质安全。“十四五”期间,力争实施安全生命防护工程2.5万公里,改造农村公路桥梁3000座。2021年,开展全省农村公路桥梁运行安全全面排查工作。到2022年,基本消除临水等危险路段安全防护缺失的安全隐患,到2025年,全省农村公路三类及以上桥梁比例保持在97%以上,全面打造形成“平安放心路”。

——打造全域美丽农村路。推进农村公路绿化、洁化、美化,因地制宜推动农村公路路面黑色化,全面改善农村公路路域环境。打造集“苏路产业、苏路文化、苏路旅游、苏路美景、苏路美食、苏路民居”等于一体的全域“江苏农路”系列主题旅游精品线路,与地图导航供应商合作,开发“江苏农路”融合发展服务平台。到2022年,打造100条“美丽农村路”样板路,引领全域美丽农村路建设,到2025年,实现乡乡都有美丽农村路,服务美丽宜居村庄建设。

——深化“农村公路+”融合模式。在巩固和深化“一县一品牌、一区一特色”创建成效的基础上,深化“农村公路+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突出打造“特色致富路”。推动农村公路与产业项目同步规划建设、合力管护、互利共赢。深化“农村公路+生态”融合发展模式,积极打造“美丽乡村路”。结合人居环境整治、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强化路域环境综合治理与村容村貌改善同步实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深化“农村公路+文化”融合发展模式,致力打造“美好生活路”。推进农村公路与地理、历史、人文融合,打造成为传播乡村文化的新标志、新名片,进一步提升乡村文化影响力。2021年,编制形成全省交通服务乡村振兴的“农村公路+”典型案例集。到2025年,打造形成30个品质优、效益好、知名度高的农村公路品牌样板。

——推动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建设。加强农村公路与城镇道路和村内道路的衔接,在南通、泰州、无锡等地开展农村公路与城镇道路、村内道路衔接示范工程建设。优化农村公路城镇段断面结构,因地制宜打造特色指路标识体系,进一步完善农村公路路名牌、旅游节点、公共设施、服务设施等指路标识设置。鼓励“一站多用、资源整合”,加快集养护、路政、客运、货运、邮政等于一体的乡镇综合服务站建设,提高站点效能,实现乡镇客运站向综合服务站转变。

——提升城乡公交服务品质。探索实践城乡公交运营调度“一张图”、城乡公交智能信息服务“一张网”、城乡居民出行共用“一张卡”、城乡公交服务质量“一个标准体系”,显著提升城乡客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在全国探索打造全域公交发展模式。持续优化城乡公交线网结构,按照“主—干—支—微”一体化公交线网进行全域统筹,稳步推进城市公交延伸或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重点围绕镇村公交布局优化和高铁枢纽的建成通车组织新一轮线网优化,减少不必要的换乘,不断提升乡镇、行政村与县城之间的公交直通率,打通行政村与高铁综合枢纽之间的客运通道。结合农房改善项目和规划发展村庄等级公路通达提升,努力提高城乡公交服务水平。不断创新运输组织方式,统筹兼顾城乡公交的公益属性和市场运营效率,因地制宜灵活设置线路,合理安排发车班次、频度和运力投放。统筹推进毗邻公交发展,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稳步推进县际班线公交化改造,科学谋划大市域范围全域公交。到2023年,县域内行政村和集中居住点到县城(区域中心)的公交直达率达60%以上;到2025年,力争全省80%以上县(市、区)完成城乡公交一体化达标建设。

——推动城乡物流服务一体化。加快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体系,改造提升农村寄递物流基础设施,深入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和农产品出村进城,推动城乡生产与消费有效对接。加快实施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推进田头小型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农村物流“十百千万”建设工程,推进县级农村物流中心、乡镇农村物流服务站、村级农村物流服务点建设,打通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充分与农村电商、特色农业等结合,拓展农村物流服务功能,促进“交商”“交农”等多种模式发展,增强农村物流发展的内生动力,促进农村物流服务可持续。到2022年,建成10个农村物流示范县,100 个乡镇物流服务站、1000条农村物流末端配送线路、10000个村级物流点,实现行政村主要品牌快递直投。到2025年,力争行政村物流快递服务点实现全覆盖。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梅剑飞

标签:
责编:唐可垚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