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和“保障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影响着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5月28日,民法典颁布一周年,以“美好生活,法典相伴”为主题的民法典与社会生活普法直播活动在南京举行。
活动由江苏省法治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江苏省司法厅、江苏省科协、南京市司法局主办,江苏省科学传播中心、南京市玄武区法院、南京市高淳区科协承办,邀请东南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单平基,从民法典的编纂历程、重要意义、基本体例、制度发展等角度,讲述民法典与社会生活密不可分的关系。
民法典共7编、84章、1260条,不仅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新高度,还回应了社会发展的新需求,是世界上第一部对数据、虚拟财产等数字化社会产物做出明确规定的法典,把人类进步与生态和谐发展之绿色理念贯穿始终,结束了之前从《民法通则》到《侵权责任法》九部单行法及大量司法解释并存的散乱与碎片化局面,更为简洁且富有实效。单平基介绍,民法典通篇使用“自然人”的表述,不仅包括中国公民,也包括我国领域内的外国人和无国籍人。民法典对他们都能够发挥法律的调整作用。
关于大家都很关心的离婚冷静期,单平基说,冷静期的实施意味着一对夫妻提出离婚申请后,有30天的“冷静期”和30天的手续办理期,这有效减少了冲动型离婚。此外,民法典还有婚前隐瞒重疾可请求撤销婚姻的规定,在强调婚前告知义务的同时,更尊重当事人的意愿。
互动答疑环节中,针对网友提出小区“住改商”的问题,单平基说,业主将住宅改变为经营性用房的,除遵守法律、法规以及管理规约外,应当经有利害关系的业主一致同意。并且,本栋建筑物之外的业主,能够证明其房屋价值、生活质量受到或者可能受到不利影响的也算“有利害关系的业主”。
单平基介绍,民法典是一部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民众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的基础性法律,自制定工作启动以来,一代又一代的法律理论者、司法实践者付出了辛勤努力。随着时代发展和生活变迁,将通过修改完善法律、起草司法解释等方式,回应新的共识。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黄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