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幕!大咖云集探讨AI发展新动向
2020-07-10 10:31:00  来源:新华日报交汇点  
1
听新闻

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云端峰会今日正式在上海拉开帷幕,此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以“智联世界、共同家园”为主题,聚焦“AI技术趋势”、“AI赋能经济”以及“AI温暖家园”三大议题,并开展主题论坛、活动、会议等多个板块。

大会云端峰会开幕式邀请到人工智能行业顶尖的科学家、行业知名企业家围绕着人工智能主题进行对话与演讲。他们都说了啥?一起来看——

姚期智:AI理论创新应有所突破

中国唯一一位图灵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期智展望了“人工智能理论的新方向”。他说,AI领域所有耀眼的应用,都来自于基础科学,所以一定要让理论研究不断地发展,在创新新的理论方面有所突破。

姚期智认为,人工智能(AI)现在面临的挑战,都可以通过理论来分析,从中获得启示并寻找解决方案;同时人工智能是一个跨学科的行业,许多AI方面的巨大成果往往源自一些看似完全不搭界的学科之间的合作。所以,想要去解决一个AI问题的话,不妨从另外一个学科的角度去考虑这个问题,“比如拓扑学方面的一些概念、一些技术、一些复杂度的理论,就可以让我们获得一种新的在AI方面的理论。”而人工智能和关于隐私的担忧之间的关系,则与密码学有关,这是AI的一个非常全新的领域。

关于公众非常感兴趣且充满争议的一个话题,即未来会不会出现威胁人类的超级人工智能(Super AI),姚期智说,我们也不知道它会不会出现,但是我们最好是做好准备。他谈到伯克利大学一位教授提出方法,即用概率理论和博弈论的理论来做好准备。

在演讲的最后,姚期智院士总结道:“现在的应用来自于过去的理论研究,我们现在做的理论研究,总会在未来的某一天让我们获得巨大的进步。”

张文宏:AI技术的改善也是疫情反思的一个方面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在大会上提出,医疗资源的调配系统非常重要。人工智能本身有非常强大的物质调配能力,但在疫情期间尤其是早期,人工智能在发挥物质调配的作用上还很有限,将来可以作为重点提升和改进的领域。

“虽然人工智能在中国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这次中国疫情的控制是靠传统的智慧和城市的管理来实现的。”张文宏表示,将来我们的人工智能可以如何改善?这也是反思这次疫情的一个方面。

对公共卫生体系来讲,要加快预警的速度。这涉及网络数据的问题,一个是疾控公共卫生的数据,还有一个就是真实世界的数据,这来自医疗机构领域。医疗机构的这些数据如何第一时间在大数据平台、在爬虫技术汇总呈现?这是未来需要攻克的。

“像这次新冠肺炎的CT表现跟以前的流感和肺炎完全不一样,人工智能如果在去年12月初就看到了这些图片,网络上大量的数据会出来,就会提警报。”在张文宏看来,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运用在将来有很大发展空间。

“还有就是公共卫生监测体系的运用,以及医疗机构和公共卫生体系的融合。这个叫做‘新医防融合的体系’,将来都离不开大数据。但是做到什么程度就看如何运用大数据,如何跟线下结合。”他认为,结合线下的数据和线上数据进行预警,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包括今天有多少航班入境、所在国家的疫情如何、航班能增加到什么程度、城市能不能抵抗、床位数保留到多少……这些都应该有数据支撑。

李彦宏:AI发展会经历三个大的历史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技术的智能化,人工智能60多年前被提出,近10年经历了算法的快速迭代和创新,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的赋能,已经逐步发展成为一个新型的技术平台,但是人工智能科学家们的努力主要集中在概念导入、技术探索与诸如人机对弈这样的局部应用探索上,并没有演变为一种产业甚至经济现象;

第二个阶段是经济的智能化,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人类产生的有效数据成指数级上升,云计算的发展则提供了海量计算所需的算力,加上经济和社会普遍的数字化和互联网化所创造的基础环境,人工智能终于得以开始在广泛的经济领域施展魔力。

这个阶段又可以细分为两个子阶段,在前半段,人工智能的发展主要围绕通用能力的开发和作为一种资源的AI能力的平台化,以及在智能搜索和信息流推荐这两个标志性行业的应用;在后半段,人工智能开始全面的产业化,也就是行业应用与商业化的全面普及;

第三个阶段是社会的智能化,也就是人工智能将从经济领域渗透到广泛的社会领域,全社会和全球范围内的智能协作与制度创新将是这个阶段的主要特征,最终这种协作和变革又会对经济产生更深远的影响,人类将真正进入智能社会。

“目前,我们正处于从经济智能化的前半段向后半段过渡的时期。”李彦宏表示,经过前半段的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出现了少数几家通用AI平台和一些专注于某个垂直行业的细分AI平台,在信息搜索、信息流推荐、无人驾驶这几个垂直行业,人工智能也证明了或初步证明了其对所在行业的颠覆和重构潜能。

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通过“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大大扩充了互联网的基础设施,从而将人类带入了互联网时代;今天,中国正在积极推进的“新基建”计划,可以看成是人类在进入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前最大的基础设施扩张工程,它有很大的希望会在中国率先掀起全面人工智能化的潮流,而百度希望为这股潮流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仍然认为AI是堪比工业革命的大浪潮,它一定会彻底改变我们今天的每一个行业。”他说,而这次疫情会成为一个契机,它让人们产生了掌控命运的紧迫感,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人工智能不再遥远,而是就在我们身边,延长了我们的双手,强大了我们的大脑,丰富了我们的视觉,消除了时空的障碍。

马云:疫情加速了数字技术的变革

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在论坛上表示,如果过去发展数字技术是为了让生活变好,那么今后发展数字技术就是让人类能够更好的生存下去。疫情没有改变技术变革的趋势,但是疫情加速了数字技术的变革。

“因为灾难在逼迫我们创新,医学专家用肉眼看新冠肺炎片子需要10-20分钟,技术人员开发出新冠肺炎CT隐形智能算法,机器看病例片子只需要20秒;疫情期间,我们通过卫星遥感图象识别技术,判断稻田作物生长情况,再结合气候行业等情况预估产量价值,再决定贷款多少钱给农民……”马云认为,疫情期间,用互联网技术让自己活下去,让别人活下去的创新无处不在。如今上学、开会、买东西、看病,维持生活运转都必须依靠数字技术,为活下去而做的创新才是真正最强大和不可阻挡的动力。

“数字技术的大趋势并没有发生变化,但是未来本来需要三五十年完成的数字化,可能会提速到十年、二十年内就完成,这是剧变以后的剧变,这是我们需要做好准备,也是今天人工智能大会和去年人工智能大会面临的完全不同的局面。”马云说,相隔一年世界已经发生剧变,今天已经没有时间担忧,与其担忧不如担当,因为病毒不分国家,技术也不应该有边界,不分你我。“今天的灾难是巨大的,今天灾难也许才刚刚开始,我们没有其他选择。所以大家早一点开始合作、团结、抱团,我们就会早一天胜利。”

马化腾:AI也会带来人与人关系的调整

腾讯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提出,人工智能本身,就是一个跨国、跨学科的科学探索工程。它正在将人类的认知,推向“更快、更高、更强”,也势必带给我们,一场前所未见的科技与产业革命。“目前,我们对人工智能等新科技的未知,仍然大于已知。”马化腾说,腾讯因此把“科技向善”纳入公司的使命和愿景,“我们每天都在研究和应用新科技,归根到底要为每一位用户负责。我们要做到‘AI向善’,就要努力让人工智能实现‘可知、可控、可用、可靠’。这是全世界共同面对的课题。”

“四可”在督促我们在使用AI时,不断思考和解决隐私安全、算法歧视、数字鸿沟等新问题,努力实现“透明、普惠、责任与安全”。“AI不但改变着人与机器的关系,而且也会带来人与人关系的调整。它是我们产业经济中最大的变量,更是我们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未知数。新一代年轻人既要掌握科技力量,更要思考文化价值,两者同等重要。”

沈向洋:AI必须要解决数据问题

在大会上,微软公司前执行副总裁、清华大学教授沈向洋提出:最近的疫情,让人工智能真正有机会应用到很多方面,以下四个方面很有价值。

第一,以人工智能加速推进预防诊断和相关治疗的研究,特别是疗程手段的突破。

第二,从全球卫生健康、流行病学的数据里提取发现这些数据的洞察,然后将它的特征、

变化、趋势,能够直观立体地展现出来,甚至全球各地大家能够一起来看到怎么去应对健康的风险。

第三,疫情从不同的角度来讲,必须要有一些新的技术手段,特别是远程协作,这样可以更好地推动医疗资源的分享,让有限的医疗资源可以服务更多的人口,不仅是发展中国家的国家,包括像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也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

第四个,基础研究方面,这包括我们要破更多的人工智能技术,包括像隐私保护、标准化、误操作性,这可以有安全、可靠、高效分享这些数据。实际上已经有很多应用在里面,不仅仅是中国的公司、美国的公司,很多其他的全球大家都在做。

沈向洋提出,人工智能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数据的问题,特别是对于疫情来讲。“首先,我们要想怎么样早发现,怎么样早预警,怎么样早阻断。未来,我们能够做到分钟的预警、小时的阻断,把打通数据、分析数据全部弄在一起之后,人工智能才能真正地发现它的实力。”

交汇点记者 王甜 蔡姝雯

标签:
责编:唐可垚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