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复工复产是一项系统工程。
3月5日,省委书记娄勤俭就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工作在无锡调研,在与企业负责人进行交流时,要求当地政府全力帮助做好协调服务,强调一定要做好龙头企业的复工复产保障工作,维护全国乃至全球的产业链稳定。
2月以来,全省各地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既执行最严防疫标准科学复工,也直面挑战主动求变,加快推进产业链“全链”复苏,力保全年生产目标顺利完成。
紧盯“三个重点”,推动产业链协同复工
4.49万家,这是截至3月6日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总数,复工面达99%。其中,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盐城、扬州、镇江、泰州、宿迁10市规模上工业企业已全部复工。
为加快“全链”复工,我省发挥产业门类齐全、配套协作能力强的优势,紧盯防控物资企业、制造业集群、行业龙头“三个重点”,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复工复产——
“眼下,疫情防控依旧是首位的,推动重点防控物资产业链协同复工至关重要。”省工信厅相关人士介绍,我省紧盯N95口罩、医用防护服等紧缺防控物资,梳理省内90多家终端产品生产企业,及200多家原材料、设备和零配件企业名单,派出工作组挂钩联系,选派驻厂员,搭建信息平台,统筹原料设备调拨,推动产业链企业复工,实现满负荷生产。
以口罩产业链为例,不仅省内口罩生产企业全面复工,熔喷布、无纺布、耳带、鼻梁铝条等原料企业也提前复工。“复工之初我们遇到资金短缺问题,但第一时间得到金融机构低利率的授信贷款。”江苏索富达无纺布有限公司总经理凌峰说,有了资金保障,索富达每天可生产20吨优质无纺布。
先进制造业集群,是产业链协同复工另一个的重点领域。在全球八大纳米产业集聚区之一的苏州工业园区,园区纳米技术产业促进中心跟踪了解纳米集群近300家企业复工情况,及时协调解决困难问题,全省纳米集群企业复工率已达八成左右。
省工信厅制造强省推进处相关人士介绍,我省正聚焦重点培育的13个先进制造业集群、27条产业链、485个关键环节,进一步梳理产业链图谱,通过发挥各集群促进机构作用,支持引航企业、骨干企业率先复工复产,带动制造集群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复工。
无论是制造业集群还是重点行业内部,龙头企业的核心作用不可小觑,“稳龙头”甚至可以稳定整个行业。“经与当地政府部门沟通,仅用1天时间,美的在江苏的33家核心供应商企业便安全复工。”美的集团相关负责人感慨地说。面对行业龙头企业的复工需求,我省全力推动其核心配套供应商复工,截至3月5日,已累计办理国务院及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部门来函协调企业复工333家,办理外省来函协调我省企业复工541家,帮助省内外一批龙头企业畅通供应链,实现稳生产。
逐个环节疏通“卡壳”,多措复联供应链
当然,企业复工复产率并不能代表达产率,规上企业复工复产率亦不等同于全部企业的复工率。
“复工复产,是‘刚需’也是‘硬仗’。”省工信厅相关人士说,进一步促进全链复工达产,不仅要紧盯重点,更要逐个环节打通供应链——这一产业发展新动力中的“堵点”,通过保障供应链来推动全产业链升级。
打通链条,首先要梳理掌握“堵点”。纬创集团是昆山市一家世界500强高新技术企业,上下游关联企业众多,在助推纬创集团等龙头企业复工复产过程中,该市打出服务链条的“组合拳”,“围绕纬创集团梳理出产业链‘树状图’,包括47家一级供应商、200多家二级供应商,以及在外地的6家重要配套商,逐一落实帮扶措施,确保核心供应商恢复生产。”昆山市工信局局长罗敏介绍说。
“供应链上任何一个‘卡壳’,都可能让整个链条运转不畅,单独一家企业,很难打通每个环节。”徐州博汇世通重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薛安庆坦言。“为帮助企业解决这一难题,我市开展‘你点单,我跑腿’服务活动,指导企业根据产业链、供应链需求‘自主点单’,拿出需要协调市外配套恢复生产的企业名录,我们再帮助与各地协调沟通。”徐州市工业信局运行监测协调处处长王璐介绍,该市已为徐工集团、云意电器等龙头企业协调260余家配套企业复工。
产业链时代“环环相扣”,打通供应链必须打破“地域界限”,创新工作模式与兄弟省份互补共赢。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立说,在一河之隔的安徽来安县,为公司提供零部件配套生产的企业就有125家,如零部件不能顺利交付,则影响整车交付。南京市江北新区和来安两地成立复工复产协调小组,将双方产业链涉及的企业分类梳理,一天就为200多家企业开出跨省通行证。
“复联断裂的供应链,既要‘抓大’也要‘促小’。”省工信厅中小企业局相关人士举例说,眼下,为大企业、骨干企业提供配套原材料的大量中小微企业迎来复工复产的高峰,各地对期间暴露的人员、供货、物流等问题纷纷“出招”一一破解:无锡从运输、融资需求等方面加强协调,抓紧疏通产业链配套保复工;扬州创新实行上下游企业“打包”申报复工,确保中小企业与龙头企业协同开工。
让产业链条转起来,开辟新增长空间
放眼更大范围,作为全球供应链的关键节点之一,我省企业的复工复产情况直接关系着全球供应链的顺畅运转。
过去一周,我省密集出台一系列新政新规,让产业链条加快转起来——3月1日,我省出台通知,以省级层面排出的491家龙头骨干企业为中心,全面摸排复工产业链上的困难,通过“一企一策”,以点带面,全力推进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复工复产;3日,我省再次印发通知,要求进一步保障医用防护服和口罩等物资产业链生产,在技改奖补、贷款贴息、税收抵扣和降本减负等方面“再加码”。
“如果说,前期政策对企业复工是纾困解难的‘及时雨’,那么现行政策就是对产业链复联全链的‘润滑油’‘焊接器’。”省工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打好全链复工战,维护全省各类企业供应链的稳定,还需继续为企业释放更多针对性的政策红利,形成政策叠加效应。
江苏中小企业占比达99.9%,如何拉动龙头企业上下游众多“螺丝钉”企业复工复产?金融支持无疑成为产业链协同复工的“加速器”。3日,省工信厅会同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合力推出“复工贷”,通过“金融活水”,服务全省重点产业链融资需求。各地推出类似金融产品,昆山农商行专设10亿元“复工贷”额度,为受疫情影响的产业链企业在复工中提供6-12个月的专项贷款。
“我省鼓励企业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做好生产协同和风险预警,对可能停产断供关键环节配套供应企业名单,提前组织柔性转产和产能共享。”省工信厅两化融合推进处相关人士说。不少地方已尝试以信息化手段管控好供应链安全,徐工集团通过供应链大数据平台提前计算承运路线,支持供应商优先复工生产,集团108家本地供应商复工率达100%;常州着力打造工业企业复工云数据库、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动态显示屏、复工云平台APP和工信云小程序等“一库一屏两微端”,推动产业链精准协同复工。
从更长远看,对于制造大省的江苏来说,疫情也是一次推进传统产业转型重启、拉升江苏制造迈向价值链中高端的机遇。长江学者、南京大学教授刘志彪建议,政府对5G、机器人等产业的相关投资可以加快和提前,以对冲经济下行压力,为信息化、自动化创造基础设施条件。应通过产业链、供应链的恢复、提升,重塑我省在国内乃至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为江苏经济开辟新的增长空间。
交汇点记者 付奇 策划 杭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