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吴江法院“智慧法院”实践入选2021政法智能化建设“法院创新产品”
2021-08-06 09:38:00  来源:东方网  
1
听新闻

7月27日至28日,“2021政法智能化建设创新案例和论文征集活动”正式公布入选名单,企业微信“智慧法院”项目被评选为2021政法智能化建设“法院创新产品”,相关产品案例在法治日报社、北京安全防范行业协会联合主办的2021政法智能化建设技术装备及成果展上进行展示。

据悉,“2021政法智能化建设创新案例和论文征集活动”由法治日报社主办,面向党委政法委、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行政5个系统以及符合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公开征集政法智能化建设创新案例及论文,旨在深化政法智能化建设,集中展示新的科技应用和成熟方案,实现科技创新成果同政法工作深度融合,切实推动政法工作高质量发展。

在经过网络投票、专家评审等一系列环节之后,“2021政法智能化建设创新案例和论文征集活动”评选出了一系列优秀的产品案例,其中企业微信x吴江法院的“智慧法院”案例被评选为2021政法智能化建设“法院创新产品”。

据介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人民法院借助企业微信政务版平台,原本需要2.5天完成的案件,现在通过企业微信只需30分钟即可完成,极大地提升了办案效率。截止5月10日,吴江区已经在企业微信建立1688个案件群,节约超过10万小时的工作时间。

以往,因法院系统的特殊性,案件卷宗只能在内网PC端打开,出于安全考虑,案件卷宗也无法带回家。在案件了解阶段、调解阶段,法院工作人员只能约相关人员到线下沟通,效率较低。此外,在案件材料送达阶段,法院工作人员也缺乏相应的数字化工具送达相应的法律文件,在判案执行阶段,当事人难以每次到达现场,法院急需更直观的司法公开渠道。

寻找一个能支持移动办案、与案件相关人员顺畅沟通、且合法合规的工具,成了吴江法院提高办案效率、深化政法智能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后来,法院工作人员发现了企业微信政务版,借助其与微信互通的功能,法院工作者用企业微信政务版,可以直接加人民群众的微信为好友,沟通案件项目;同时,企业微信政务版与微信一致的操作界面,也大大降低了工作人员的上手难度,无需培训即可上手使用。对于群众而言,与法院工作者沟通无需下载其他APP,通过微信就可以沟通,而且群众扫码就能看见企业微信名片有政务后缀机构认证与实名认证,可以防止冒名诈骗。

同时,吴江法院也基于企业微信建立了“一案一群”基层法院工作机制,通过互通群将原被告双方当事人、法官、书记员、律师分阶段拉入案件群,形成高效的信息、文件互通机制,有效地实现了立案后多方交流、诉前调解等办案环节的工作,操作便利、效率极大提升,达到移动化办案、文件及时送达等效果。

针对司法公开需求,吴江法院还通过企业微信政务版完成法院执行工作现场直播,推进“阳光执行”。今年3月22日,吴江区法院经济技术开发区法庭执行法官便通过企业微信政务版发起直播,邀请申请人在微信群内收看直播,让申请人全过程感受法院执行工作,打消当事人心中的疑虑,全面推进“阳光执行”。这也是全国首例企业微信平台执行现场直播。

吴江法院党组成员、开发区法庭庭长陆金东介绍,建立“一案一群”的初衷是为了方便审理阶段法官和当事人更快更好地沟通,此次探索直播功能用于执行现场收到不错效果,直播互动模式具有灵活性、便捷性和隐私保护等多重优点,也得到申请人的认可。执行法官和申请人通过手机即可随时随地发起、参与执行活动直播,有利于将强制执行现场直播常态化,充分保障申请人知情权,增强执行活动透明度。

目前,吴江法院共有259名工作人员使用企业微信。借助企业微信政务版,进一步推进了执行工作在阳光下运行。

未来,企业微信政务版将持续关注政务行业需求,不断优化产品能力,帮助实现科技创新成果同政法工作深度融合,为切实推动政法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标签:
责编:唐可垚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