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邮储银行南通市分行某支行网点来了一位老人,要求汇款7000元,按照制度规定,柜员询问汇款用途,老人声称该款项用于购买收藏品投资。这一情况立即引起网点营业主管的警觉,经过询问,老人称其是通过某门户网站联系到的卖家,且之前已多次通过汇款方式向此人购买“古钱币”、“玉玺”等“收藏品”,金额高达2万多元。网点工作人员向老人进行风险提示,遭到拒绝。随后,营业主管根据老人提供的网站信息进行线上搜索,出现多条记录。例如:“老人购买两套收藏币被骗”、“买卖钱币有套路”等,在网点人员的反复劝说下,老人最终打消了汇款念头。
老年客户防范意识较为薄弱,极易成为犯罪分子的主要目标,也是电信网络诈骗的主要受害人群。近几个月以来,该行在营业场所成功拦截电信诈骗以及可疑账户开户10余次,累计帮助客户挽回资金数万元。邮储银行工作人员在办理业务时始终保持高度警惕,本着对客户负责的态度,对用途可疑的转账(汇款)业务做到尽职提醒和审核,有效避免客户资金遭受进一步损失。作为国有大行,邮储银行一直积极践行社会责任,保护金融消费者八大权益,普及消费者金融知识,提升消费者风险防控意识。
2020年,邮储银行南通市分行围绕普及基础金融知识、倡导理性金融消费、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弘扬金融正能量、争做理性好网民等主题,开展了一系列金融知识宣教活动,如“‘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周”“普及金融知识万里行”“普及金融知识、守住‘钱袋子’”、“防范非法集资”、“反欺诈、抵制跨境赌博、反洗钱、反假货币”、“征信知识”、“安全宣传月”等。邮银320个网点全部参与,累计摆放和发放宣传海报、展架、横幅、折页等宣传资料约18万份,受众超过660万人次。在中国江苏网、银行界网、新华报业网、凤凰网、新浪江苏、城市日历、南通发布、掌上南通、江海明珠网等多方媒体平台进行了报道宣传,全年累计发布资讯内容超过106篇,被南通市银行业协会评为“2020年度南通市银行业信息宣传工作先进单位”。
据了解,此次“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周,该行将落实“以人民为中心 增强金融消费者获得感”的宣传教育理念,聚焦“一老一少”等特殊客户群体服务,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实施方案》要求,针对老年客群积极开展金融知识“进社区、进养老院、进老年大学”等宣传活动,聚焦老年人常用的金融产品、银行保险服务政策等开展教育宣传,坚持传统服务方式与智能化服务创新并行,通过普及银行保险智能应用知识,增强老年人对智能技术的了解,以“适老化”服务持续改善老年客户服务体验,让老年人在信息化、智能化社会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同时对电信诈骗、养老骗局、非法集资等易给老年人造成侵害的非法金融活动进行提示和宣传,提高老年人防骗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不断履行国有大行责任担当。
2021年,邮储银行南通市分行将立足营业场所点多面广优势,通过张贴宣传海报、摆放宣传折页、播放宣传视频、展示宣传口号、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开展宣传活动,同时通过微沙龙进行金融知识专项讲解,扎实做好日常宣传教育;充分利用户外广告、微信、手机银行、电台、广播电视台等多方媒体宣传金融知识教育活动,在邮储银行特惠商户、车站、商场、超市等人流量大的地方放置相关宣传资料,将金融知识宣传工作持续化、常态化,提升金融知识宣教的影响力和普及面;深入学校、工地、社区、农村等地方通过现场办公、答疑、集中讲解等形式开展宣传活动,推动公众了解金融知识,引导金融消费者合理使用金融产品,树立科学投资理念,通过合法渠道获取正规金融产品和服务,提升消费者识别和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及产品的意识和能力,深化亲民近民的良好形象;积极开拓线上宣传渠道,让客户足不出户即能获得金融相关知识和风险防控要点,如充分发挥“邮储银行南通市分行”微信公众号平台和抖音官方账号功能,制作小视频、微电影、动(漫)画、长图等多元化方式,兼顾趣味性和可看性,打造系列性宣传,激发消费者学习金融知识的兴趣,提高金融宣传效果。增强金融消费者风险防范意识,积极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努力扩大宣传覆盖面,真正让金融知识融入公众生活,引导消费者树立理性的投资观念,营造和谐共赢的金融消费环境。
邮储银行南通市分行提醒广大群众:
金融诈骗最终都会落实在资金上,6个一律要记牢:
1.只要一谈到银行卡,一律挂掉;
2.只要一谈到中奖了,一律挂掉;
3.只要一谈到“电话转接公检法”的,一律挂掉;
4.所有短信,让点击链接的,一律删掉;
5.微信不认识的人发来的链接,一律不点;
6.一提到“安全账户”的,一律是诈骗。
在诈骗信息来源辨别上,8个凡是也可以作为判断依据:
1.凡是自称公检法要求汇款的;
2.凡是叫你汇款到“安全账户”的;
3.凡是通知中奖、领奖要你先交钱的;
4.凡是通知“家属”出事要先汇款的;
5.凡是在电话中索要银行卡信息及验证码的;
6.凡是让你开通网银接受检查的;
7.凡是自称领导要求汇款的;
8.凡是陌生网站要登记银行卡信息的。
在金融生活中,要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走出三个误区:
一是不要轻信“高收益、无风险”、“银行担保”等宣传,购买不明机构发行的理财产品,导致血本无归。
二是凡是投资都有风险,不管是买股票、买理财、买黄金、买房子,只是风险大小不同。在投资理财时,不能只关注产品收益高低,一心追求高收益产品。尤其是一些非正常的“高息”产品,更要谨慎,越是“高息”,就越有可能是陷阱。
三是不盲目跟风,在很多金融诈骗的例子中,上当的多是因为“熟人买了”才会放松警惕,到头来产生连带损失。因此,在理财时应该有自己的主见,并且开拓更多信息渠道,学会自主理财,拒绝跟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