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农业创新科技,打响“虫口夺粮,助农增收”保卫战
2020-12-09 17:59:00  
1
听新闻

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持续抓好农业稳产保供和农民增收,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其中特别提到了“抓好草地贪夜蛾等重大病虫害防控”的要求。国务院还通过了《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草案)》,在监测预报、预防控制等多个环节做出全面的防治安排。

可以说,全国上下已经做好了“虫口夺粮,助农增收”的全面准备。其中,鳞翅目害虫作为严重威胁粮食、蔬菜安全的一类典型虫害,尤其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和警觉。

鳞翅目主要包括蝶、蛾两类昆虫,分布极为广泛。普通人对这些昆虫的“恐怖”之处往往认识不多,但各类粮食、蔬果作物的种植户一定对它们带来的“心理阴影”深有感触。农业领域许多“臭名昭著”的重要害虫,像稻纵卷叶螟、二化螟、卷叶蛾、棉铃虫、菜粉蝶、小菜蛾等等,都属于鳞翅目虫害。

此外,提到鳞翅目虫害,就不得不提一类最近刚刚“登陆”我国不久的新型外侵虫害——草地贪夜蛾。这种全球著名虫害具有迁飞能力强、繁殖能力强、为害广泛等特点,对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和其他多种蔬菜作物均为害严重,堪称我国种植户防治虫害的一大新挑战。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在这样的严峻挑战面前,人们如何利用农业的创新科技,为广大种植户提供防治鳞翅目等虫害的新利器呢?

在这方面,著名的创新企业拜耳最近推出了一款创新的专利性成果,有望成为广大种植户“虫口夺粮”的有力武器,这就是新一代双酰胺类、专利保护性高效杀虫剂——拜耳国腾®。国腾®的有效成分为拜耳研发的专利成分——四唑虫酰胺,其作用机理是通过胃毒直接作用于害虫控制钙离子释放的鱼尼丁受体,让害虫细胞内钙离子无节制的释放,导致害虫肌肉收缩、麻痹、停止取食直至死亡。

拜耳国腾®的硬核创新技术,赋予直击种植户防控害虫痛点的诸多优势。四唑虫酰胺广谱、高效,具有中等内吸活性,施药后有效成分在植物叶片内主要向上传导;主要以胃毒方式发挥作用,兼具弱触杀活性;可有效防治鳞翅目,以及双翅目、鞘翅目害虫,兼治蚜虫和蓟马等;持效期长,安全性高,适用作物广泛,从作物早期到后期均可施用。

在甘蓝(已登记)上,田间药效试验结果数据表示,国腾®对甘蓝主要靶标害虫如小菜蛾、甜菜夜蛾在双酰胺敏感地区的防效优异,展现出了高效的田间表现。

拜耳国腾®将在全球开展广泛登记和应用,包括大田(水稻、玉米、大豆、棉花等)、蔬菜(甘蓝、茄科、鳞茎类、食茎类蔬菜等)和果树(仁果、核果、柑橘、葡萄等)等高达50多种靶标作物40多类靶标害虫。在中国,拜耳国腾®已获得甘蓝作物登记,计划扩作的作物和靶标将达十几种,励志为更多中国种植者提供高效、持久、便利的害虫解决方案。

拜耳国腾®的应用优势,不仅仅来自于创新的产品力,也来自于强大、专业的技术服务支持。来自国内多个领域的作物植保专家们曾经为国腾®防效在中国的本地化试验性探索与本地化技术方案集思广益,为应对中国鳞翅目害虫防治提供了宝贵意见和指导。

资深专家、全国农技中心高级农艺师李永平谈到,2020年我国水稻害虫发生比较严重,市场上迫切需要有新的高效药剂出现。面对鳞翅目害虫为害日趋严重的局面,拜耳全新专利化合物四唑虫酰胺在江苏、安徽等省的初步试验中表现出了良好的效果,有望成为未来几年水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防治的重要药剂,并为确保水稻生产顺利进行、推进绿色防控和生态文明建设等目标提供有力支撑(水稻登记中)。

随着国腾®正式登陆中国,拜耳作物科学再度带来“虫口夺粮,助农增收”的又一利器。未来,拜耳作物科学将继续以创新为驱动,以全球创新技术深入服务中国,助力中国农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标签:
责编:唐可垚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