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养蟹人视角出发:阳澄湖一年四季都在忙什么?
2025-11-05 14:21: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很多人以为,大闸蟹的故事是从“开湖”那天才开始。但对于真正的阳澄湖养殖人来说,那只是整整一年忙碌的终点。

阳澄湖的老字号阿四蟹庄,老掌柜朱阿四说一只好蟹,不是靠临时圈养、临时打捞得来的,而是靠每天与水、蟹、天气“对话”养出来的。尤其是在阳澄湖这片水面,水质、温度、藻类、底泥,都影响着最后能否养出“黄多膏肥”的好蟹。

春天:投苗入塘,开始一年的守候

3月下旬到4月,是蟹苗入塘的关键期。

这个时候,阳澄湖阿四蟹庄这样的自有养殖户会选择个头匀称、活力好的本地蟹苗进行投放。

投苗不只是“扔进水里”,还要看风向、水温、流速,甚至夜里也要巡塘,避免水鸟或水质波动影响蟹苗成活。

夏天:控藻控温,最考验经验的阶段

阳澄湖的夏天湿热,水温一高,水体中的藻类就可能爆发,导致溶氧下降、PH不稳。

这是最容易“翻塘”的季节。一旦缺氧或污染,成活率就大打折扣。

像阿四蟹庄就采用天然水草生态控制方式,同时结合微生物制剂调水,一旦发现异常,养殖人会立刻采取控藻、换水等手段干预。

秋天:分池、加食、育膏

进入9月,公蟹和母蟹会被分别转入不同池塘,加大投喂密度,让它们分别育出白膏和黄膏。

这时候的饵料也不是随便投的,要精确到蛋白比例、投喂时间和水下观察反馈。养得好,一只蟹可以长到4.0两以上还保持活力;养得不好,再怎么包装也弥补不了“空壳”的本质。

冬天:塘不歇,人不闲

大闸蟹捕捞结束后,塘并不“歇着”。这一阶段要抓紧修整护坡、清理池底残饵、改良水质,为来年做准备。很多人看不见的是——真正重视品质的养殖人,是一年365天都绕不开水塘的。

买蟹,只看“包装”是不够的

开湖一到,铺天盖地的“阳澄湖蟹卡”开始出现,但背后是谁在养、怎么养,很多人其实并不了解。

选择蟹卡时,除了看品牌和包装,更要看有没有自有养殖场,是否能说明蟹的来源与管理方式。

正是因为这些“水面下的细节”,才决定了你能不能真正吃到阳澄湖好蟹。

阳澄湖的水养出了蟹,也养出了一批“把养殖当责任”的人。

这或许也是为什么,像阳澄湖阿四蟹庄这样几十年坚持自养、不外采、不代发的小规模蟹庄,越来越被老客户认同——不是因为广告,而是因为味道背后,有人真正在负责。

【广告】免责声明:本内容为广告,相关素材由广告主提供,广告主对本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本网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广告内容仅供读者参考。

标签:
责编:宁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