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地同心绘重阳 把“幸福”送到老人心坎上
2025-10-27 10:36: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金风送爽,丹桂沁香,岁岁重阳又至。为传承“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中华传统美德,积极响应国家老龄工作部署,丰县顺河镇人民政府与徐州开放大学深度联动,在乡间搭建起温情桥梁,为辖区老人送上满满心意的重阳厚礼,让秋日乡村处处涌动着暖人心扉的温情。

“张大爷,您把头稍抬些,笑一笑,特别精神!”“菊韵重阳‧光影留芳”公益摄影现场,青年志愿者的声音温柔又清亮。他们携专业相机、背景布与精心筹备的复古道具——墨色边框老花镜、萌趣折扇、绣字布帽,为老人搭建起临时“摄影棚”。78岁的李奶奶一辈子没拍过几张照片,志愿者帮她整理衣角、对准镜头时,她局促地攥着衣襟,可当看到镜头里自己的笑容,眼里瞬间泛起星光。志愿者不仅为每位老人定格最美瞬间,还当场冲洗展示照片,更计划上线“情暖瞬间”线上影展,让这份温暖跨越山海,被更多人看见。

“王婶,您血压有点偏高,平时得少盐少糖,记得按时吃药。”在健康生活便民服务区,医学专业学生一边为老人测血压,一边细致叮嘱。不仅如此,便民服务区还设有推拿按摩、健康咨询、手部护理等服务项目,学生志愿者为老人推拿按摩缓解腰酸背痛,为老人们提供手部保养、美甲、化妆服务,一幕幕温暖的画面轮番上演。“以前去镇里看病要走大半天,现在在家门口就能量血压、学健康知识,太方便了!”刚听完健康课的刘爷爷笑得格外满足。活动后,志愿者还将智慧助老内容拍成短视频,方便更多老人跟着学、照着做。

非遗手工体验区的笑声,把重阳氛围推向高潮。寓意“百福纳财”的白菜装饰格外醒目,徐州开放大学非遗社团老师带着糖画工具,与老人围坐一堂。糖画艺人以勺为“笔”、糖液为“墨”,在铁板上飞速浇铸,十二生肖、花鸟鱼虫等鲜活图案瞬间成型。“您看,这样绕圈画,就能出花啦!”大学生小周握着张奶奶的手,一同勾勒出晶莹糖画。看着自己歪歪扭扭却满含心意的作品被称赞,张奶奶不好意思地低头:“没想到老了还能玩这个!”小小的糖画,成了代际沟通的纽带,让乡村邻里情、老少情在指尖流转中愈发浓厚。

一旁的非遗钩编同样热闹。非遗传承人胡永提前备好五颜六色的毛线、粗细不一的钩针,桌上摆放的小雏菊、足球挂饰、荷韵等钩编样品,引得老人纷纷驻足。“李阿姨,您先把毛线在钩针上绕两圈,轻轻一拉就能起针!”妇女志愿者小林坐在李阿姨身边,手把手教学,耐心纠正钩针角度。老人们一边学钩编,一边唠家常,彩色毛线在指尖翻飞,一个个小巧可爱的作品逐渐成型。这些手作不仅成了老人爱不释手的“宝贝”,更让重阳温情在针线交织中愈发醇厚。

暖意从午后延续至日暮,活动以一份贴心礼物收尾——赠送寓意“百财纳福”的新鲜白菜,让节日祝福多了份实在与红火。老人们闻声围拢,接过志愿者递来的白菜,指尖触到冰凉菜叶,心里却暖得发烫。79岁的李爷爷捧着白菜,连连向志愿者道谢:“不光吃了糖画,还能把‘福气’带回家,这重阳过得太舒心了!”夕阳下,老人抱着白菜的身影格外温馨,这份满含期许的礼物,为活动画上圆满句号,更让敬老爱老的温情在“百财纳福”的美好祝愿中久久回荡。

此次重阳敬老活动,是顺河镇人民政府与徐州开放大学校地联动、服务民生的生动实践。一张张照片定格幸福,一次次服务守护健康,一件件手作传递温情,既让老人感受到社会关怀与节日喜悦,也让青年学生在实践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未来,双方将持续总结经验、固化成果,以更贴心、更专业的服务,让敬老爱老美德在乡土间代代相传,让温暖与陪伴,成为老人最安心的“重阳礼”。(通讯员 丁雅琦 曹顺)

标签:
责编:宁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