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快走,上课要迟到啦!”清晨,企业职工张先生牵着放暑假从老家来无锡探亲的女儿,步履轻快地奔向张舍家园集宿区“滨纷驿家”的暑托班。
这里,远不止是集体宿舍区——它是集技能提升、子女暑托、政务代办、法律咨询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驿站;更是便利超市、快递驿站、自助洗衣房、活力健身房的“全配套”微型社区。从事业成长到家庭关怀,从柴米油盐到精神需求,让忙碌的“打工人”真正感受到“家”的温暖与便利,诸如此类的“乐业公寓”正在滨湖遍地开花。
自2024年起,滨湖区推进“科产城人”融合发展,聚焦外来就业人员集中住宿区(简称集宿区)治理难题,创新引入“社区化”治理模式,显著提升了全区集宿区的建设品质与服务水平。
坚持高位统筹部署,绘就示范“规划图”。区级层面多次召开专题会议部署推进,成立由组织、政法、住建等多部门组成的专项行动工作组,统筹协调规划建设、改造、管理和服务等各环节工作,制度化推进条块联动排查治理,变“单打独斗”为“协同作战”。以“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目标,优选政府或国资平台自持项目作为示范点,确定了胡埭张舍家园、蠡湖胡埭工业园宿舍、马山生命科学园人才公寓、吾珈·锦绣人才公寓4个提升改造项目,涉及建筑面积3.94万平方米、楼栋6栋、房间462间,总投入资金达9986万元。整合属地镇(街道)力量,统筹构建“党务+警务+政务”三融合工作体系,建立月度共商、常态长效的推进机制,强化组织覆盖与网格治理。
精准对接需求,架好配套服务“连心桥”。分类提档硬件设施,完成马山生命科学园204套多户型公寓改建,胡埭张舍家园新增了独立卫生间、洗衣房及技防消防等设施,吾珈·锦绣人才公寓实现酒店化标准统一运营。同步升级软件服务,根据“职工需求、部门资源、年度项目”三张清单,重点在胡埭张舍家园推进了600余平方米功能载体改造,新建快递驿站、助餐点等6处生活设施,精心打造党员活动室、协商议事厅、图书角等在内的7大功能区。完善周边配套,优化通勤通学公交线路、新增定制公交;打造特色非遗小剧场、城市书房等公益场所,丰富集宿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坚持党建引领,谱写共建共治“交响曲”。织密组织体系,推进“把支部建进集宿区”,构建“村(社区)党总支—集宿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三级党的组织网络共同组建党支部。延伸政务服务,按照“自助办、就近办、即时办”原则,将社区窗口服务延伸至集宿区内。健全网格管理体系,发挥“三官一律进网格”“党员干警进社区”等载体作用,常态化开展信息排查、矛盾调解及政策法律咨询服务,累计下沉党员干部126人次,服务职工群众600余人次。探索区域共治路径,依托“镇(街道)+村(社区)+物业+企业”月度联席会议平台,探索积分管理、租金调节等机制;选配党员先锋、居民骨干组建“舍友议事会”“邻里帮帮团”等自治队伍5支,累计受理职工“微心愿”21件、流转工单49条,办结率达100%;常态化开展“最佳舍友”评选,以企业推荐与职工竞选相结合,不断探索新市民职工自治的有效途径。
通讯员 朱高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