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港镇:充电赋能促发展
2025-09-04 21:38:00  来源:日照新闻网  
1
听新闻

为全面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锤炼过硬作风,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日前,滨海县滨海港镇持续开展“学思想、强作风、建新功”村干部培训活动,为村干部充电赋能促发展。

存敬畏之心,行规矩之事。培训会上,镇纪委书记陈凤以“存敬畏之心,行规矩之事”为主题,从当前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谈起,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殡葬领域腐败乱象专项行动等方面深入浅出例举案例,让村干部知敬畏。一敬畏人民:村干部的权力来自村民的赋予和信任。农村“三资”(资金、资产、资源)是全体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共有的宝贵财富,是村集体发展的根基;乡村振兴资金是党和国家关怀农民、反哺农村的“救命钱”“发展钱”。村干部必须时刻牢记,自己只是这些资源和政策的“管家”和执行者,任何一丝贪念都是对村民信任的背叛。二敬畏权力: 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在“三资”管理和政策执行中,村干部拥有一定的决策权、分配权和处置权,必须清醒认识到,权力越大,责任越重,风险越高。唯有将权力视为一种沉甸甸的责任,如履薄冰、审慎使用,才能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服务于民。三敬畏法纪:国家《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以及各级关于“三资”管理和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的实施细则,是不可触碰的“高压线”。这些规矩是保护村干部不犯错误、不栽跟头的“护身符”。对法纪的无知或漠视,必将导致行为失范,最终受到严惩。纪委书记强调“行规矩之事”是敬畏之心的外在表现和行动落实。它要求村干部在工作中严格遵循法规、程序和制度,做到公开、公平、公正。“资金”管理要透明化、“资产”处置要程序化、“资源”发包要市场化。在惠农政策执行方面:政策宣传要“到户到人”、资格审核要“公平公正”、资金发放要“精准无误”。 新时代的村干部,必须将这份敬畏与规矩融入日常,以公开透明的操作消除猜疑,以严谨规范的程序守护公平,以清正廉洁的作风赢得信任。

怀大局意识,尽发展之责。县委党校宣教科讲师胡玲玲就《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作了指导。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不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更是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的核心引擎与根本路径。宣教科讲师从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背景、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内容、提升发展质量,培育发展新动能等方面,阐述村干部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宣讲员、服务员。农业现代化是核心:体现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落实上。它不仅是机械化、水利化,更是智慧化、绿色化、高质化。通过生物技术、数字技术赋能,发展智慧农业、设施农业、绿色农业,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实现从“汗水农业”向“智慧农业”的飞跃。农村现代化是关键:体现在“硬件”与“软件”的同步提升上。硬件上,要持续改善水、电、路、气、讯等基础设施,提升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水平,让农村具备现代生活条件。软件上,要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提升乡风文明水平,保护传承农耕文化,实现乡村善治,让农村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农民现代化是根本:现代化的最终目的是人。要培育高素质农民(或称“新农人”),通过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提升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生产经营能力和数字技能,让他们成为现代农业的经营主体和乡村振兴的积极参与者、受益者。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的实现路径:强化科技与创新双轮驱动,赋能产业振兴;统筹乡村建设与生态保护,夯实生态根基;繁荣乡村文化与健全治理体系,铸就乡风之魂。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吸引各类人才“上山下乡”,支持农民工、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返乡入乡创业,打造一支沉得下、留得住、能管用的乡村人才队伍。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它需要我们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深入“学思想”是强化理论武装、统一思想行动的“定盘星”。 聚焦“强作风”是推进自我革命、淬炼过硬作风的“磨刀石”。瞄准“建新功”是激励担当作为、聚力中心任务的“冲锋号”。与会村干部纷纷表示: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实践动力,在改革发展稳定一线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创造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新业绩。(陈凤 余长戈 孙利娟)

标签:
责编:宁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