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4日,由无锡市梁溪区科学技术局、无锡市人才集团、无锡(西三角经济区)创新合作中心、无锡梁溪(西三角)创新中心指导,西安人工智能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办,聚光中心、聚光中心·麦田孵化器联合承办的"西溪协同创新中心路演活动"在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聚光中心D座湖畔会议室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以"科技创新引领区域协同,资源对接赋能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吸引了政府代表、投资机构、科创企业及行业专家等三十余名嘉宾参与,通过政策解读、项目路演、自由对接等环节,搭建起跨区域科技创新合作的高效平台,为推动长三角与西部地区科技创新协同发展注入新动能。
(图1:部分参会嘉宾合影)
战略引领:构建跨区域科技创新共同体
活动在无锡市梁溪区科学技术局代表的政策宣讲中拉开序幕。无锡市梁溪区科学技术局代表指出,在全球科技创新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跨区域协同创新已成为突破资源瓶颈、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关键路径。梁溪区作为长三角核心区的重要节点城市,正通过"科创飞地"模式,将区位优势、产业基础与西部地区的科研资源、人才优势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西溪协同创新中心的成立,是梁溪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通过与西安人工智能产业研究院等机构的合作,梁溪区已建立起覆盖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孵化的全链条服务体系,为跨区域项目落地提供了政策保障和资源支撑"。梁溪区科技局代表进一步表示,本次路演活动是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具体实践,通过搭建政府、企业、资本、科研机构四方对话平台,将有效促进创新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引擎。
平台赋能:打造高效协同的创新生态系统
作为本次活动的主办方,西安人工智能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招商总监张耀辉在主题发言中系统介绍了西溪协同创新中心的运营模式与服务体系。他指出,西溪协同创新中心自2023年成立以来,始终以"服务区域创新、促进产业升级"为使命,通过"空间+服务+资本"的三维赋能,构建起开放共享的创新生态。
1. 空间载体:多城联动,功能互补
西溪协同创新中心在西安经开区设立孵化基地,形成"研发在西安、转化在梁溪、加速在无锡"的协同格局。西安基地依托高校科研资源,重点开展前沿技术研究;同时对接长三角产业需求,侧重技术中试与商业化。这种布局使创新链与产业链实现无缝衔接。
2. 服务体系:全链条覆盖,精准化支持
西溪协同创新中心提供从技术验证、知识产权保护到投融资对接、市场拓展的一站式服务。通过建立"技术经纪人"制度,为入驻项目配备专属服务团队,确保每个环节都有专业力量支撑。
3. 资本对接:多元渠道,高效匹配
西溪协同创新中心与浙江投融界科技有限公司、先文创新控股(杭州)有限公司、浙江汇浮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杭州华旦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中科赋能科技产业发展(浙江)有限公司、众合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杭州尚加科创发展有限公司等多家机构建立战略合作。通过"路演+尽调+投资"的闭环模式,帮助优质项目获得融资。本次活动特别设置的资本对接区,实现了项目方与投资机构的"面对面"深度交流。
项目聚焦:前沿技术引领产业变革
本次路演精选的五大项目,涵盖人工智能、半导体、航天科技、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充分体现了"技术前瞻性"与"产业落地性"的双重特质。
(图2:企业方现场路演)
平直机器人(杭州)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表示,所展示的建筑机器人系统,通过神经网络算法实现施工精度±0.5mm的行业突破。其抹灰机器人已在中国五冶、新加坡HDB等企业的示范项目中应用,显著提升了施工效率与质量。"我们的技术不仅解决了建筑行业劳动力短缺的痛点,更通过模块化设计适配多种施工场景。"
杭州宽能半导体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6-8寸SiC晶圆制造项目,在产品良率、工艺稳定性等核心指标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南京工厂已实现规模化量产,杭州工厂建设正加速推进。"我们将通过西溪平台,深度对接长三角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第三代半导体基地。"
浤湃半导体(苏州)有限公司创始人黄旭表示,氮化镓功率器件项目,通过蓝宝石基材创新降低了30%的生产成本。其产品在工业电源、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本次路演让我们与梁溪区的产业基金建立了直接联系,为后续规模化生产提供了资金保障。"
安徽提尔液冷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金总表示,公司于2019年成立,坚持自主筹措资金研发全栈式浸没液冷技术。2023年,公司营收1722万,自筹1100万建成国内首个浸没液冷商业智算中心。2024年成绩斐然,获芜湖产投33倍溢价投资,同时签下德州、重庆智算项目,合同金额2.1亿,净利润1074万。目前,公司计划融资2000 - 8000万元,释放2.5%-10%股权,估值达8亿。
浙江洞一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指出公司的卫星研制项目,汇聚了北斗、风云卫星工程的核心团队,提供从设计、制造到发射的全链条服务。其"卫星整星在轨交付"模式,已与多家科研机构达成合作意向。"西溪中心的资源整合能力,帮助我们快速对接了长三角的航天产业生态。"
(图3:各方代表现场交流)
模式创新:飞地经济的实践典范
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验证了"科创飞地"模式在跨区域协同中的独特价值。西溪协同创新中心负责人在总结发言中指出,西溪协同创新中心通过两大机制创新,实现了资源要素的高效配置:
一是政策互通机制
梁溪区与西安经开区建立政策互认体系,入驻企业可同时享受两地税收优惠、人才补贴等政策,降低跨区域运营成本。
二是生态共建机制
创新中心联合高校、企业、资本成立"西溪创新联盟",定期举办技术沙龙、产业论坛等活动,促进知识溢出与技术转移。本次路演后,联盟将启动"百项技术对接计划",推动更多创新成果落地转化。
未来展望:共绘协同创新新蓝图
随着路演活动的圆满结束,西溪协同创新中心已制定下一阶段发展计划:
一是拓展其他地区合作:与上海、南京等地的创新机构建立联系,引入优质技术资源;
二是深化数字赋能:建设"西溪创新数据库",实现技术需求与供给的智能匹配;
三是完善产业生态:围绕半导体、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打造专业化创新平台。
"本次活动不仅是项目的展示窗口,更是跨区域协同创新的里程碑。"西安人工智能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招商总监张耀辉表示,"我们将持续优化服务机制,让更多创新种子在西溪的土壤中成长为参天大树。"
在这场汇聚智慧与资源的盛会中,西溪协同创新中心以开放的姿态、专业的服务、创新的模式,为区域协同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西溪经验"。随着更多合作项目的落地生根,一幅"东西互济、创新共赢"的壮美画卷正在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