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25日,由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安徽好之旅国际旅行社精心承办的大黄山科普研学示范项目《科技赋能生态守护·硒茶文化驱动创新》圆满落幕。60余名中小学生及部分家长走进大黄山旅游圈的核心腹地——池州市石台县牯牛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启了一场为期两天、融合前沿科技与生态实践的深度研学之旅。
Day 1:富硒秘境,科学初探
西黄山富硒展览馆·揭开“硒”秘面纱
首站抵达石台县西黄山富硒展览馆,在专业讲解员与安徽省农科院资深专家姚自鸣教授的带领下,同学们通过生动挂图与动植物标本,了解秋浦河国家湿地公园的独特生态系统、丰富的动植物多样性,以及石台县作为“中国生态硒都”的硒元素分布及健康功能的奥秘。
科学课堂·解码“硒”力量
午后,资深富硒农业专家姚自鸣教授,作为原安徽省农科院绿色食品工程研究所所长,以及石台县生态富硒水的发现者,为同学们带来了精彩的科普讲座。他娓娓道来石台硒元素的发现历程、科学检测方法,以及如何将这一“健康元素”转化为富硒农产品,带动乡村经济发展。同学们明白了哪些农作物更易富集硒元素,以及富硒食物对预防慢性病的积极作用。
秋浦河科考·亲触生态脉搏
在清澈见底的秋浦河,同学们开启了山泉慢漂科考。亲手触摸清凉的富硒泉水,观察两岸独特的地质构造,在使用专业水质检测仪现场检测了富含硒的优质生态水源时,保护生态的种子悄然扎根。
星空夜课·共话生物奇迹
夜幕降临,秋浦河畔的草地化身为了露天科普影院。纪录片《牯牛降国家自然保护区》展现了这片“华东绿肺”的物种宝库。观影后,同学们争相分享感悟:“原来离城市不远的地方,藏着这么多珍贵的生命奇迹!”分享后的快乐也随着篝火燃烧,让大家走得更近。
Day 2:基因宝库,科技守护
牯牛降生态实践·化身环境监测员
次日,同学们深入牯牛降生态景区核心区。手持便携式设备,检测景区内清新空气的指标,采集不同点位的土壤样本。行走溪涧卵石之上,感受人与自然的深度和谐。
AI赋能茶文化·传统与未来碰撞
在茶艺课堂环节,同学们走进茶园采集和检测土壤样本。利用人工智能平台DeepSeek,输入水质、茶类、器具等参数,一键生成个性化茶艺流程。传统茶艺师现场演绎,同学们在茶艺师指导下亲手体验冲泡手法,学习如何在保留硒营养的同时激发茶之真味。
生态展示馆·解码“华东基因库”
走进牯牛降生态展示馆,犹如打开一座动态的生物宝库。通过珍稀动植物标本和生态微缩模型,同学们系统认识了这片“华东最后原始森林”的物种多样性。
保护站工作人员揭秘了红外相机监测、地理信息系统等“黑科技”如何全天候守护野生动植物的栖息与繁衍。生态检察司法展厅更以真实案例警示:守护绿水青山,法律是最后的底线。
成果丰硕:知识·技能·使命三重收获
本次活动不仅是一次研学,更是一次志愿者行动。整个活动行程都通过了志愿者平台进行了打卡认证,同学们获得了一份珍贵的志愿服务记录,肩负起了科普传播与生态保护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