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苏州科技大学敬文书院“舟楫同心,民族共兴”社会实践团成员返家乡开展“共话运河情,凝聚民族心”主题系列活动,获得良好社会反响。
【运河边的手工课:苏州市学府社区】
7月9日上午,团队走进苏州市横塘街道学府社区进行文化宣讲,开展了一场多民族非遗文化手工课堂,带领孩子们对宋锦苗银冰箱贴和苗族扎染工艺有了更深的了解。
团队成员陆依蕙作为一名苏州本地的苗族人,深受姑苏韵味和苗族文化的耳濡目染,组织孩子们进行宋锦苗银冰箱贴的制作。苏绣宋锦与苗族银饰的巧妙结合,不仅提升了孩子们的审美意趣,更是民族文化交融的生动实践。随后,队长王邵涵以苗族扎染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的染色原理为引,用实物展示了扎结、浸染、拆线等步骤的奇妙变化,带领孩子们在蓝靛的穿梭晕染间品味传统工艺的独特意境。
活动尾声,全体参与者齐唱《爱我中华》,稚嫩而嘹亮的歌声里,映照着孩子们与队员们手持扎染方巾、锦纹银饰冰箱贴的合影笑脸。
【运河边的访谈课:镇江市西津渡社区卓玛藏族餐厅】
7月13日下午,团队走进镇江市西津渡社区卓玛藏族餐厅。这家独具特色的藏族餐厅,融合了西藏的民族特色与淮扬菜的精致,吸引着众多游客。
团队成员了解到,餐厅的主人沈燕女士是一名镇江姑娘,也是一位高原女兵,她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卓玛白马,意味着“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扎根高原地区长达24年的她,因接受镇江援藏工作组的邀请,毅然决然回到家乡开启创业之路。通过引进藏民种植原料,采取菜系融合,不仅为藏族居民解决经济上的困难,改善藏民生活,同时也促进两地文化交流与民族文化融合,打造“红石榴家园”,为促进江苏地区民族交融、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属于自己的力量。
【运河边的宣讲课:镇江市同德里社区】
7月14日,团队走进镇江市同德里社区开展了一场以运河文化为主题的民族团结宣讲活动,通过理论宣讲与互动实践,讲好运河故事、传播民族文化,进一步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活动过程中,实践团成员钱苏同以“一条运河一个家”为核心,围绕运河段的历史、生活、文化、血脉进行宣讲,通过图文结合的形式,生动阐述运河文化对于居民生活的浸润。互动环节中,队长王邵涵通过组织知识问答、击鼓传花等趣味游戏,增进了居民对于各民族文化的了解和认同。活动结尾,各成员与社区负责人将提前准备好的夏季清凉物资分发给社区居民,收获了良好的反响。社区党委书记于敏表示:“这样的活动既丰富了居民文化生活,又传播了民族团结精神,一举多得。”
通过系列实践活动,团队成员不仅对各民族文化特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将民族团结精神深入社区居民心中,起到良好的宣传效果。后续,实践团将持续以运河文化为载体,搭建更多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平台,让“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理念深入人心,共同绘就“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美好画卷。(通讯员:于明礼、王邵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