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当金融的活水跨越城市的边界,浸润广袤乡村的土壤,便成了撬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支点。2025年7月上旬,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树人总动员工作室“晶甲天下”实践团队赴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开展调研,团队聚焦这座苏北小城从被授予“世界水晶之都”再到成为“全球手工穿戴甲基地”的两番产业“全球出圈”之路,深入探究党建引领、对外贸易与金融赋能协同发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模式。
党群服务中心铸强“党建链”,夯实产业组织根基
在东海水晶产业链党群综合服务中心,调研团队与相关工作人员面对面交流,深入了解如何将党的组织优势有效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该中心以“七彩晶链”工作机制为抓手,整合物业服务、电商培训、知识产权保护等多项职能,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平台。针对水晶产业链集聚性不强问题,努力构建水晶产业全链,加快推进水晶加工综合服务基地、水晶云城等项目建设。中心通过设立版权工作站、强化跨部门执法协作等举措,构建起品牌保护和市场秩序维护的长效机制。工作人员还向调研团队介绍了当地在人才引进方面的措施一一由联合党委牵头对接高校资源,制定人才本地化发展政策,优化子女教育等配套服务,为“水晶”和“穿戴甲”的产业的提质升级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座谈后,团队参观了党群综合服务中心,进一步了解党建在引领产业规范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图为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师生与党群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员交流
金融机构引“活水”,精准滴灌特色产业
在中国银行东海支行营业网点,调研团队以金融机构在水晶与穿戴甲产业发展中建立的支撑机制为重点展开座谈。在支行相关负责人的介绍下,实践团队全面了解银行针对水晶、穿戴甲产业特点而创新推出的“水晶贷”等信贷产品。为平衡信贷风险与市场需求,银行严格风控环节,综合客户从业经历、经营数据、征信状况等动态调整授信方案。对于农村地区,银行方面还特别推出扶持性惠农贷款,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定制+风控前置+普惠下沉”的金融组合策略,促进了水晶和穿戴甲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形成金融与产业良性互哺的发展格局。
图为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师生与中国银行东海支行营业网点负责人员会谈
跨境电商平台构筑“数字引擎”,畅通品牌出海通道
围绕跨境电商平台建设与政策落地情况,调研团队走访东海东大跨境电商产业园、晶贸通跨境电子商务线上综合服务平台与东海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直播电商监管中心等。东海东大跨境电商产业园集聚创意研发、生产加工、物流仓储等核心功能,为产业出海提供实体支撑。晶贸通跨境电子商务线上综合服务平台与银行合作推出专属跨境结算通道,解决中小企业收结汇难题;建成直达国际通信出口的数据专线,保障全球订单合规高效处理;开发一站式数字服务系统,实现工商登记、报关退税、供应链金融等业务全流程办理。在东海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直播电商监管中心,工作人员向调研团队展示了AI录播转译、IP定位及大数据识别等技术在专项整治中的具体应用。东海品牌出海的背后离不开质量保障与信用支撑体系的建设。
图为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师生与直播电商监管中心负责人员合影
一座小城,何以铸就双产业“全球出圈”的县域经济?调研团队在实践后认为,东海县立足禀赋,用“党建+外贸+金融”的系统创新与协同发力给出了答案。传统水晶产业所沉淀的加工技艺、设计人才与外贸渠道优势,为后起之秀穿戴甲产业的迅猛发展提供了天然母本。党政各部门不缺位也不越位,精准破除行政壁垒、缓解融资困境、降低出海门槛,直击产业发展痛点。在健康的产业生态下,市场主体能够专注产品创新和运营发展。东海县的实践,以党建强基铸魂,以外贸扩域增量,以金融活血通脉,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范本。(蒋熹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