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乡村法治建设,近日,南通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法学院)“青春护航法援团”奔赴徐州市睢宁县魏楼村,面向当地留守儿童开展以《未成年人保护法》《民法典》为核心的普法宣讲及模拟法庭活动,创新法治教育形式,为孩子们呈上“法律实践课”。
考虑到留守儿童特殊的成长环境,实践团队精心挑选通俗易懂、贴近生活的案例,从家庭教育、学校生活、社会实践等多个维度,为孩子们细致解读《未成年人保护法》《民法典》《义务教育法》等与他们切身利益紧密相连的法律法规。讲解《民法典》时,团队着重选取“高铁占座”这一备受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结合“旅客应当按照有效客票记载的座位号乘坐”的法律规定,通过情景再现的方式,生动剖析霸座行为的违法性及法律后果。活动现场,成员们以互动问答的形式,引导孩子们思考“遇到霸座该如何维权”“承运人承担哪些责任”等问题,孩子们积极响应,现场气氛热烈。这一系列举措有效增强了留守儿童的法治意识,让他们学会运用法律武器捍卫自身合法权益。
为让孩子们更真切地感受法律的实践应用,实践团队设计了“模拟法庭”环节。法庭设置审判长、原告、被告、律师等角色,围绕虚构的“高铁占座纠纷案”展开庭审。从法庭调查的细致询问,到举证质证的激烈交锋,再到法庭辩论的唇枪舌战,小演员们全情投入,台下观众屏息聆听。庭审结束后,团队成员结合相关法律条款,对案件中的“违约责任”“扰乱公共秩序”等关键法律点进行深入点评,并播放真实案例视频,帮助孩子们理解法律条文背后的公平正义理念。此外,“法律知识擂台赛”通过抢答形式巩固宣讲内容,孩子们踊跃参与,收获满满。
此次实践活动是团队深化校地合作、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未来,团队将持续聚焦乡村法治建设薄弱环节,围绕重要法律法规,创新“法律 +”普法实践模式,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筑牢法治屏障,为乡村治理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让法治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