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赋能教育革新:青少年AI创新实践指南发布
2025-07-01 17:23:00  来源:日照新闻网  
1
听新闻

当前,人工智能正深刻改变着教育形态,成为推动教育变革的核心驱动力。近日,由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联合编写的《2024年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实践活动指南》正式发布,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提供了系统性指导。

一、政策引领:AI教育纳入基础教育体系

我国人工智能教育发展有着清晰的顶层设计。2017年《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首次提出在中小学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2022年《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明确将人工智能纳入课程内容。这些政策为青少年AI教育奠定了制度基础。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智能教育中心AI科创教育顾问谢作如表示:"人工智能正成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青少年最重要的学习助手。"他认为,亲身体验AI产品是学习的最佳途径,当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到AI的实用性,就会主动思考如何驾驭这项技术。

二、实践指南:构建阶梯式AI学习体系

《指南》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特点,设计了由易到难的四个实践活动主题:AI艺术生成、AI交互设计、AI工程实践和AI算法挑战。这些活动整合了文生图、创意积木、Python编程等工具,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体验。

在AI艺术生成活动中,学生利用生成式AI技术设计科技文化社团宣传海报;AI交互设计则鼓励学生结合节日主题创作交互作品;AI工程实践聚焦解决实际问题;AI算法挑战通过优化"五禽戏"动作识别算法,提升学生编程能力。

华东师范大学李锋教授指出:"AI素养教育不是知识堆积,而是要培养学生应用AI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实践导向的理念贯穿《指南》始终,强调"活化知识"的教学方法。

三、教育公平:跨越数字鸿沟的实践探索

为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发展,《指南》特别注重降低参与门槛。通过设置不同难度梯度的内容,确保东中西部学生都能找到适合的学习路径。内蒙古康巴什区实验小学教师董莹表示:"我们希望西部孩子也能跟上时代步伐,成为未来的建设者。"

《指南》提供了"脚手架"式实操指导,每个主题都配有多个案例,帮助师生快速上手。这种细致的支持体系,正是缩小区域数字鸿沟的关键举措。

四、教师发展:培育AI教育生力军

活动特别设置了教师AI创新教学案例征集,鼓励科技教育工作者尝试跨学科项目式教学。这不仅有助于凝练教学成果,更能促进区域间经验共享,推动AI教育普及。

上海交通大学刘鹏飞副教授提出:"在AI时代,教育应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原创力和同理心。"这一观点揭示了AI教育的深层目标——在技术浪潮中保持人的主体性。

随着《指南》的发布,全国青少年AI创新实践活动将为更多学生打开科技之门。这种理论与实践结合、普及与提高并重的教育模式,正在培养能够适应"人机共智"时代的未来人才。当青少年学会用AI思维解决现实问题,他们不仅掌握了关键技术,更获得了面向未来的核心素养。(南昌大学外国语学院:郑力豪)

(免责声明:本文为本网站出于传播商业信息之目的进行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及立场。本文所涉文、图、音视频等资料之一切权力和法律责任归材料提供方所有和承担。本网站对此咨询文字、图片等所有信息的真实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亦不构成任何购买、投资等建议,据此操作者风险自担。)

标签:
责编:宁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