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州海峡的惊涛骇浪,让进出海南岛的钢铁巨龙被迫放缓脚步。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强对流天气,广铁集团以“旅客生命安全高于一切”为准则,对6趟跨海普速列车实施区间调整、折返或停运,在极端天气与民生需求的天平上,稳稳守住了安全底线。
此次强对流天气导致琼州海峡封航,直接影响北京西至三亚Z501次、上海南至海口K511次等6趟跨海列车。铁路部门没有选择“冒险穿越”,而是果断采取缩短运行区间至湛江西、广州白云,或折返终止运行的措施。这种“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的谨慎,正是对“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生动诠释。当Z111次列车折返至广州白云站时,增派的工作人员在站台有序疏导旅客、办理退改签的身影,成为暴风雨中最温暖的守护者。
铁路部门并未止步于“一刀切”的停运,而是建立“天气监测-预案启动-动态优化”的闭环机制。通过与气象部门24小时联动,实时掌握风力、能见度等关键数据,为列车运行方案提供科学依据。这种“以变应变”的柔性调度,既避免了旅客大规模滞留,又为天气好转后的运力恢复预留空间。正如广铁集团负责人所言:“我们不是在被动应对,而是在用科技手段与天气赛跑。”
此次调整涉及全国多地至海南的铁路通道,覆盖范围之广、影响旅客之多,考验着社会的包容度。铁路部门通过12306网站、车站公告、列车广播构建起立体化信息网,让旅客及时掌握列车动态。而“密切关注12306及车站公告”“拨打12306咨询”的温馨提示,更彰显出服务型企业的责任意识。当旅客在湛江西站改签车票时,一句“安全第一,我们理解”的朴实话语,正是对铁路部门最大支持。
极端天气终会过去,但铁路部门在风雨中展现的应急智慧与服务温度,却成为旅客心中永恒的印记。这场跨越琼州海峡的“安全保卫战”,不仅检验了中国铁路的现代化治理能力,更印证了一个道理:在自然灾害面前,以人为本的坚守与科学应对的智慧,永远是最坚实的“轨道”。(彭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