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之际,为进一步强化青少年法治教育,全力营造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西场司法所与热港村、蓉塘社区联合南通理工学院海安校区,开展了一场紧扣第五个“民法典宣传月”主题的法治宣传活动。活动以多元创新的形式,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法治种子播撒在青年学子心间,为构筑平安校园的法治港湾注入强劲动力。
解码五四精神法治基因:鲜活说案点燃青年学法热情
活动现场,西场司法所组织“青年法律明白人”,以“案例+互动”的新颖形式,将“五四运动”中蕴含的契约精神、权利意识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当代实践深度融合,围绕与大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校园贷”“网络侵权”等热点问题,结合一个个真实发生的案例,抽丝剥茧地剖析其中潜藏的法律风险。生动的讲解、鲜活的案例,瞬间点燃了现场学生的学习热情,大家纷纷踊跃提问,互动环节气氛热烈非凡。这场沉浸式的普法课堂,如同坚实的基石,为青年学子筑牢了法治思维防线。
精准锚定青年法治需求:零距离普法传递法治温度
热港村、蓉塘社区的青年志愿者们化身 “普法先锋”,深入海安校区学生宿舍、食堂及教学楼,开启了一场充满温情的普法之旅。他们向同学们发放《民法典要点解读》《反诈防骗手册》等宣传资料 800 余份,以“学长学姐”的亲切身份,与大学生们面对面交流。针对“兼职陷阱”“个人信息保护”等大家关心的问题,志愿者们耐心细致地提供法律咨询,现场答疑解惑达50余人次。一位参与活动的学生感慨道:“原来法律条文可以这么接地气!这些小贴士真是‘校园生存指南’。”这种零距离的贴心服务,真正打通了普法的“最后一米”,让法治的温暖传递到每一位学生心中。
构建云端法治新阵地:创新学法模式凝聚青春力量
为了让法治教育紧跟时代步伐,热港村与南通理工学院海安校区的青年学生们共同合作创新推出 “红色普法之声” 微信小程序,将《民法典每日一讲》《反诈情景剧场》等优质普法内容从 “广播端” 搬到了 “云端”,既让广大村民们享受到法治广播课堂,更能让青年学生喜闻乐见接受。小程序精心设置 “法律讲堂”“反诈实验室”“趣味答题” 三大模块,学生们只需轻松扫码,就能参与到 “情景模拟 + 语音互动 + 积分打卡” 的趣味学法活动中。通过还原真实诈骗通话录音、模拟《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生活案例抉择等形式,让同学们在边玩边学中,不知不觉加深了对法律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活动期间,小程序访问量突破 1000 人次,成功实现了“指尖上的普法”新突破。
此次法治宣传活动,是一次法治精神与青春活力的激情碰撞,更是一场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生动实践。下一阶段,西场司法所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化校地协同普法机制,聚焦青年群体新需求,创新 “沉浸式”“体验式” 普法形式,打造更多精品法治课程;同时,依托 “红色普法之声” 小程序,构建常态化、长效化的线上普法矩阵,推动法治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为培养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新时代青年持续赋能,为法治中国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