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四维聚力,社区育人谱写新篇
2025-04-27 16:47:00  来源:新华网  
1
听新闻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的指导意见,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农业信息学院以高质量党建为引领,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新构建“党建引领+社区育人”生态模式,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生成长全周期,打造农科特色育人品牌。

以“灯塔”为炬,照亮思政育人航路。学院依托“灯塔引航”思政育人工作室,汇聚党政干部、专业教师、班主任(辅导员)以及优秀学生党员之力,构建“思想铸魂—学业提质—心理护航—文化浸润—管理增效”五维协同的“1+4”螺旋上升式育人生态体系。团队创新实施常态化驻点服务、主题沙龙研讨、成长导师结对等多元举措,推动思政教育从教室向社区延伸。例如,在学业帮扶上,联合专业课教师开设“社区微课堂”,针对编程、数据分析等课程难点开展答疑;心理关爱方面,携手学院二级心理健康工作站创设“心灵树洞”信箱,为学生搭建情绪宣泄与疏导的温馨港湾。让社区空间成为学生涵养德行、启迪智慧的“第二课堂”,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思政教育的入脑入心,绘就思政育人的同心圆。

以“网格”为脉,织就育人红色经纬。学院创新党团网格化管理,推动党团骨干“亮身份、担使命、做表率”,构建“教师党员包楼栋—学生党员驻楼层—积极分子联宿舍”三级责任体系。通过实施“党员驻楼”计划,实现诉求响应“楼层直达”、服务覆盖“栋栋到位”,让红色服务精准触达育人末梢。同步开展“党员宿舍挂牌”行动,将示范效应转化为育人动能。挂牌宿舍既张贴门牌亮明身份,更成为政策宣讲、朋辈帮扶的“微阵地”。2023级张同学坦言:“挂牌既是荣誉更是责任。挂牌后,来找我聊学业规划、交流困惑的同学明显多了,我也在服务中深化了党性认知。”通过身份亮明压实责任,以阵地前移延伸触角,在楼栋间织就了一张细密的红色育人网。

以“先锋”为刃,锻造实践育人标杆。学院构建“实践育人”双引擎:以“党员责任区”为阵地,推行“五个一”志愿服务机制——每周卫生督导改善环境,每月学业辅导答疑解难,季度安全巡查排除隐患,学期主题宣讲凝聚共识,年度结对帮扶温暖人心。同步设立“党员先锋岗”,在考研自习室组建“学业帮帮团”,围绕网络诈骗防范、舆情引导等开设专题党课,让先锋岗既成为学业帮扶的“加油站”,又化身安全教育的“前沿哨”。2023年以来,先锋岗党员牵头化解宿舍矛盾23起,累计开展学业辅导118次,服务密度达每名党员年均对接15人次。让党员在服务中锤炼党性,也让社区成为践行初心使命的“练兵场”。

以“文化”为泉,滋养社区精神沃土。学院将党建元素融入专业实践。打造“E芯向党”社区文化品牌,通过周末文化广场传统文化展演传承农耕文明,在机器人创新展示中彰显科技报国情怀,以特色文化活动厚植学生文化自信。依托社区空间开展的“师生宣讲”系列活动,既讲述农业信息化领域党员先锋事迹,又分享科技创新中的红色故事;组建的“科技兴农”学生宣讲团,用青年视角讲述三农故事,将专业实践与思政教育同频共振。通过突破传统课堂边界,在文化传承、科技实践、故事宣讲中自然渗透,让社区每个角落都成为滋养精神的“红色沃土”。

农业信息学院“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正是通过党建引领“穿针引线”,将思政教育、管理服务、文化滋养紧密融合,织就立体化育人网络。未来,学院将持续深化“党建+”模式,让社区成为学生“想得起、靠得住”的成长港湾,为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注入持久动能。(丁丽军 宗瑛 侯顺超)

标签:
责编:宁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