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苏州市吴江区汾湖高新区稻田飘香,一场以“智慧种粮绘就好‘丰’景”为主题的乡村振兴实践活动热烈展开。活动吸引了近百名种粮大户、种植合作社代表及地方农业企业负责人前来交流,共同探索现代农业发展路径。这不仅是吴江区的创新实践,也是苏州市分公司“兴农驿站”在全市布局与成效的缩影。近年来,苏州市分公司紧扣乡村振兴战略,已在全市范围内建成46个兴农驿站,覆盖46个产业乡镇,成为服务“三农”、助力特色产业发展的坚实阵地。
此次活动中,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副教授王强盛为农户们带来了系统的水稻绿色高产高效栽培知识,围绕品种选择、绿色防控、智能灌溉等关键环节,结合长三角地域特性,深入讲解了减药增效、节水栽培等实用新技术。农户们听得津津有味,北厍镇的种植户过师傅感慨道:“原来稻田养鸭不仅能除虫,还能增肥!今年我得买台无人机试试,省下不少力气!”王教授则鼓励农户们积极拥抱新技术,“智慧农业不是遥不可及,大家一起努力,丰收一定更有保障。”
活动现场还展示了智能植保无人机、土壤墒情监测仪等现代农业装备,让农户们直观体验数字农业的高效便捷。与此同时,主办方与地方粮油企业签署合作协议,进一步推动粮食产业链融通和品牌升级。北厍粮油负责人周先生开心地说:“不光贷款买种子有了门路,现在连大米销售也有了新渠道,今年还要把我们的产品卖到更远的市场!”
本次“兴农驿站”下乡活动实现了多方联动。参会农户全部开立结算账户,预计带动500万元资金回流农村金融生态。60多户农户踊跃报名参加智慧种植基地观摩,助力先进技术在田间地头落地生根。汾湖高新区农业部门也与相关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共同推进数字农场建设,让5G与物联网走进粮食生产一线。
苏州市分公司负责人表示,未来将以“兴农驿站”为支点,持续深化与高校、企事业单位的交流合作,推动技术培训、生产支持、产品流通一体化,让“小驿站”成为赋能产业、服务农民、带动致富的“大平台”,为苏州乃至长三角乡村振兴之路注入更多智慧与活力。(孙琳 时炜 丁佳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