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雨涤尘迎寒食,春风化雨润兵心。为丰富辖区退役军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发挥志愿服务精神,弘扬传统民俗文化,传递文明祭祀理念。崇川经济开发区太平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吹响民俗集结号,将红色基因植入传统节气,组织“老兵团”携手“娃娃兵”开展了“寻春逢寒食,青团寄相思”主题活动。通过深挖寒食文化中的家国情怀,在艾草清芬与诗词雅韵中构筑起“银发”与“垂髫”的情感桥梁。
“提起寒食节,如今年轻人了解的人并不多,其实啊,在20世纪以前,寒食节才是传统祭祖扫墓的最为正统的节日……”活动特邀八一中学关工委副主任退伍军人汤宝遂以“银龄民俗微课堂”的形式,通过“禁火冷食”“插柳戴柳”等典故,讲述寒食节起源与习俗,带领孩子们穿越千年触摸历史温度。
青团作为寒食时令的传统小吃,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随后,在汤宝遂的指导下,现场“一老一小”搭档一起制作青团。青绿的艾叶青团皮、赤红的玫瑰豆沙馅和橙黄的蛋黄肉松馅,在搓圆、压饼、裹陷一道道工序下逐渐成形为散发出沁人的香味的青团,有的孩子忍不住“香甜的诱惑”,现场品尝起自己制作的青团。活动现场气氛融洽,欢笑声不断,84岁的成奶奶感慨道“包馅儿的时候想起儿时过节时包馒头馅儿的场景。”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琅琅诵读声在社区文明实践站响起,活动最后设置了诗词朗诵和“飞花令”互动环节。孩子们在汤老师的带领下齐声吟诵《寒食》《清明》等经典诗篇。“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一句句带有“春”“花”“清明”“柳”的经典诗词脱口而出,大家在互动中体会诗词之美,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传统文化以鲜活姿态走进群众生活。
雨润春泥,薪火相传。下一步,太平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将持续发挥“迷彩力量”,通过“兵支书讲民俗”“老兵带青苗”等特色实践,让崇军尚文的清朗之风随春入万家,在军民共融的沃土上厚植文化自信的根脉。(张云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