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代的浪潮中,青年人始终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1月24日-27日,由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组成的“江”畔寻忆“苏”民情队在江苏宿迁、常州、常熟和海安开展了以“情系苏村,故壤新焜”为主题的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挖掘江苏发展脉络,探寻民情新密码。
旧迹重访 探寻民情发展脉络
本次寒假社会实践的团队成员特意选定小学母校曾开展实践活动的地方作为此次实践之地,以“故地重游”为特色。他们期望将所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融入实践,为家乡的发展添砖加瓦。
为保障此次实践活动行稳致远,团队成员在筹备之初便倾注心力,从广泛搜罗实践地的详尽资料,到与当地负责人进行密切的沟通对接,再到精心编排具体的行程规划,每一个环节都历经多轮研讨与审慎确认。物资筹备上,团队同样思虑周全。精心设计的队旗,不仅是团队的精神标识,彰显团队的凝聚力与使命感,更为这场意义非凡的实践之旅拉开精彩序幕。
为确保实践活动高效开展,团队特邀王馨婉老师担任指导老师。王老师在选题之初便给予了全方位的指导,帮助团队明确核心方向,并不断鼓励成员们大胆探索,让团队成员备受鼓舞。
实地躬行 感受家乡民情力量
实践期间,队员们深入各地,开展了丰富多样的调研活动——走进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亲身感受着当年军民鱼水情深、共御外敌的英勇场景;踏入老坝港革命烈士陵园,深刻体会到如今国家蓬勃发展,百姓安居乐业的来之不易;在春到上塘纪念馆,见证改革开放初期农村改革的伟大尝试;驻足瞿秋白烈士纪念馆,感受革命先辈为理想信念和乡情民意而坚守的伟大气节。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乡情民情的发展变化,团队成员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了问卷调查与访谈工作。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团队累计发放调查问卷百余份,深度采访当地居民、游客、讲解员以及外省人员50余人。经过对这些一手资料的精心整理与深入分析,队员们撰写了近3000字的访谈报告。
网媒助力 传播乡情发展故事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此次实践活动的成果,感受家乡的发展变化,团队成员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积极传播家乡的发展故事。用生动的镜头语言展现家乡的美景与人文风情,用真挚的文字表达对乡情民情发展的关注。这些精心打造的内容一经发布,便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好评,总浏览量、播放量及点赞数累计达千余次。
除了新媒体平台的运营,团队还组织包括各个实践小分队的小学母校的老师和在读同学参与到线上宣讲活动。为了吸引更多人的参与,团队制作了精美的宣传海报,并设计了宣讲反馈问卷,了解听众的需求与意见。在这次实践活动中,每一位队员都收获颇丰,他们在实践中成长,在奉献中感悟。
此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南京师范大学学子们用行动诠释了青春的担当,用智慧与汗水收获了宝贵的经验与深刻的感悟。从宣传工作的精心筹备,到实践过程中的深入思考,成员们在各个环节都展现出了非凡的凝聚力与责任感。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这支队伍将继续秉持初心,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专业的素养,投身到社会发展的各项事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