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8日,一场具有传承意义的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在广西南宁市上林县三里镇黄楚村民委员会上演。蓝韵承杏·薪火舟队(以下简称小队)的队员怀揣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积极投身于南通蓝印花布非遗传承的公益活动中,让蓝印花布走进广西,为青少年群体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又趣味横生的文化盛宴。
活动伊始,小队借助精心制作的PPT,用生动有趣的语言为小朋友们讲述南通蓝印花布的历史与由来。看到了蓝印花布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独特风貌,了解到这一传统技艺是如何承载着先辈们的智慧与情感,历经岁月洗礼而传承至今。
图1小队成员梁刘香为孩子们讲解蓝印花布(摄影:南通大学杏林学院 王韵嘉)
知识讲解环节结束后,“蓝印花布图案连连看”小游戏瞬间点燃了现场的气氛。孩子们的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紧紧盯着屏幕上各式各样的蓝印花布图案。这些图案有的古朴典雅,有的灵动活泼,每一个都蕴含着独特的寓意。孩子们全神贯注,小手迅速地在纸上比画着,将相同的图案一一连接起来。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锻炼了观察力和专注力,更对蓝印花布丰富多样的图案有了更深入地认识。每当有孩子成功完成连线,现场都会响起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小小的游戏,让孩子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趣味性和挑战性。
图2为孩子们做图片连连看的游戏(摄影:南通大学杏林学院 李楷柔)
如果说“图案连连看”是对传统文化的探索,那么接下来的“设计蓝印花图案”小游戏则是孩子们创造力的尽情释放。队员们为孩子们分发了画笔和画纸,鼓励他们发挥想象,设计属于自己的蓝印花布图案。一时间,现场充满了沙沙的画笔声和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有的孩子笔下出现了可爱的小兔子,正蹦蹦跳跳地穿梭在花丛中;有的孩子勾勒出了五彩斑斓的花朵,在微风中摇曳生姿;还有的孩子将现代科技元素融入其中,创作出了充满未来感的图案。这些充满童趣与创意的作品,展现了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独特理解和无限的创造力。
图3孩子们正在创作蓝印花布图案(摄影:南通大学杏林学院 王芊尹)
在近40分钟的活动中,孩子们沉浸在蓝印花布的世界里,充分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活动结束时,小队在结束语中鼓励小朋友们要热爱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蓝印花布这一非遗瑰宝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图4孩子们和小队成员展示创作作品(摄影:南通大学杏林学院 谭雅芳)
总结
此次活动不仅丰富了小朋友们的寒假生活,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传承非遗的种子,让他们意识到自己作为中华儿女,肩负着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相信在更多年轻人的努力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定能够代代相传,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文字:王韵嘉 、 姚佳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