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加、减、快、慢”看南京科技创新
2021-06-28 21:50:00  来源:东方网  
1
听新闻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科技力量的重要性正迅速“置顶”。科研工作从0到1、从1到N的过程中,科技创新应该如何创、怎样做?在“数创新局 宁聚新机——2021南京创新周·懂行中国行华为南京城市峰会”现场,策划以“南京有为——共赴科技创新的星辰大海”为主题的圆桌对话,从“加、减、快、慢”四个角度为南京各行各业加速数字化转型指明了方向与方法。

一场“从0到1”

“从1到N”的持续接力

会上,新华财经副总经理、亚金协绿金委副主任刘凡主持了圆桌对话,华为数据通信副总裁孙建平、紫金山实验室主任助理野永东、江苏省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张华和远川研究所所长董世敏出席了本次活动。

刘凡提出,随着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行业与产业的发展和革新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科技创新。科研工作是“从0到1”,“从1到N”的持续接力过程。在科技创新的过程中,应处理好“快”与“慢”的关系,做好“加减法”。

“做加法对于现在的科技创新来讲比较重要”,董世敏提道。董世敏所说的“加法”,背后是当今产业融合加快的态势。董世敏以汽车产业举例,汽车产业的发展既依赖于整车场,需要半导体产业公司,同时也需要对消费者有感知力的公司。“今年汽车缺芯片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这就要求科技创新。”产业融合将推动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将加速产业融合。

提高科技创新核心竞争力,需要强化科技创新要素的整合力,其中包括劳动、资本、土地、技术及数据等要素。伴随着“十四五”规划开启,一个以数据要素为新动能,以丰富的行业应用实践为支撑的创新名城,正在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下加速到来。

其中,华为助力南京打造新一代政务云平台,树立政务转型标杆,加速城市治理数字化进程。以新一代政务云,通过构建一个中心,即城市数字治理中心;一个平台,即城市大数据平台;一个底座,即新一代云平台,打破城市数据壁垒,辐射城市方方面面,实现算力最强、数据效能最高、AI普惠度最大,高效推进公共数据汇聚治理、加强资源集约服务共享、驱动政务服务增速提效、实现公共服务体验提升、助力数字产业经济高速发展。

科技创新既有“加法”

也要“减法”

科技创新要“高大上”,实际也要“接地气”。张华认为,科技创新既有“加法”,也有“减法”。“减法”主要体现在几方面:一是在创新目标的设定上不能好高骛远、贪大求全,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二是在创新治理方面,不能对科研人员、包括科研机构进行太多行政上的约束。

张华表示,转型升级也需要在现有的治理体系上,对包括成果转化各方面的规制做减法,把科研人员从繁文缛节中解放出来。

对于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张华也呼吁对企业做“减法”,政府需要做的是创新服务,让一些创新的政策做到润物细无声。企业自身也应以联接、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不断赋能组织结构、业务不断降本增效,创造更大价值空间。

在南京,为进一步加快推动5G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南京地铁携手“懂行人”成立南京地铁联合创新实验室,并依托于联接技术,着力打造国内首个包含信号系统的轨道交通生产业务5G+验证测试项目,涵盖了5G在控制中心、正线、车站、车辆基地、列车等全部应用环境,实现5G+MEC在轨道交通行业的应用,推进5G+智慧车站应用,为更好地构建南京智慧地铁半小时都市圈,带动地方轨交产业聚集与发展作出贡献。

科技创新既快且慢

当下,世界主要国家都在抢占未来科技发展的先机,科技创新也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那么,科技创新是否应该“求快”呢?

“快慢都是相对的。”野永东说。成立于2018年的紫金山实验室,是江苏省和南京市共同推进建设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

野永东表示,从开发的角度来讲,紫金山实验室作为科研机构,如果对研究成果一味追求快,可能就不会出来好的成果,正所谓慢工出细活。

从生态的角度来讲,也不可能快。互联网诞生至今已经几十年,才形成一个大的环境。支撑实体经济,需要继续探索下一代互联网,这正是紫金山实验室一直在潜心做的大网。紫金山实验室开发了大网级网络操作系统、网络交换设备操作系统,为给大网做铺垫。这个网络从2011年开始研究,最近取得一些突破性成果,这种速度肯定不算快。

野永东认为,实体经济的互联网,要真正成为我们国家的工业互联网,各行各业未来都要使用这个互联网,但这个生态环境还很远,十年也未必能形成。

创新是华为公司的基因。孙建平认为,科技创新既快且慢。

所谓快,是指在战略方向明确后要加快投入、加快实践、加快迭代。所谓慢,是指在参与过程中会遇到关键技术要攻克,不能急功近利,要有战略耐性。通过专利、论文、标准去构筑核心竞争力。

据悉,华为在智能云网的解决方案中推出关键技术SRv6,该技术从2016年开始研究和设计,开发、标准、专利、产品化落地也同步推进,2019年年底正式发布,历时接近四年。孙建平指出,SRv6发布之后,各行各业形成一股浪潮,全面开展SRv6落地,海外主流运营商做5G承载时也选择了SRv6技术。这一关键技术也在不断构建华为在行业中的领先优势。

“在科技创新方面是既快且慢的,任何科技创新都没有捷径。”孙建平说。

为了进一步加速行业数字化转型进程、快速进入智能时代,未来华为将持续助力数字南京不断以创新赋予城市发展全新活力与潜力,携手合作伙伴,共赴一场“从0到1”迈向“从1到N”的持续接力,构建开放、共赢的生态,以技术与业务的共振、行业和行业的交响、产业与产业的循环,于新局中育新机,以创新赢新机遇,共赴科技创新的星辰大海。

标签:
责编:唐可垚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