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2022全球产业领军企业研究图谱”透露了哪些关键信息?
2022-05-03 09:28:00  来源:中国金融信息中心  
1
听新闻

作者:张玉洁

4月30日,由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主办,由中国工业合作经济学会、上海证券报等协办的“全球产业领军企业研究图谱(2022)”发布会在京举行。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全球产业研究院院长彭凯平作为主办方致辞,中国工业合作经济学会会长张季,上海证券报社党委书记兼董事长、中国金融信息中心董事长叶国标做嘉宾致辞。

图谱勾勒中国领军企业全景

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首席专家何志毅在本次发布会上详细介绍了《全球产业领军企业分布图谱》《中国产业领军企业图谱》《中国上市公司全球分布图谱》等图谱的研究成果。

本次发布的图谱共有20903条数据和信息,对中国产业在全球格局下的状况进行了全景式的分析,具有全球化、全产业、大数据的特点,为全球产业分析提供了一种创新的研究方法和视角,可广泛应用于产业政策研究、战略规划、投资布局、资源配置、科研教学等领域。

国家经济的支柱是产业,产业的支柱是领军企业,本次发布会重点发布了全球158个产业的632家领军企业以及中国150个产业的584家领军企业,这些企业可以被形象的比喻为全球产业奥运会和中国产业全运会获奖企业。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在全球产业综合竞争中,稳居世界第二。

何志毅表示,在全球产业格局中,中国产业地位稳居第二。我们应当既有自信,也正视不足,奋发图强。另一方面,中国全球产业领军企业的数量、质量与国家GDP的相对地位尚不匹配,有待于大力提升。

而在资本市场助推高端产业发展方面,何志毅表示,希望中国的上市企业资源更加配合国家产业政策资源,改善产业结构,促进中国产业的先进性和科技含量。

消费、信息产业如何破局?

本次发布会上还就“消费品产业”和“数字经济产业”主题进行了两场圆桌论坛。

本次发布的研究结果显示,作为“制造大国”的中国,在全球消费品行业领域的“奥运会”中却鲜有获得“奖牌”的选手。日常消费品行业10个细分行业中,40家CR4(行业前四名份额集中度)企业中,中国仅有3家企业入围,其中有2家是白酒企业。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新市场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彭泗清指出,中国消费行业发展现状与中国社会和中国企业所处发展阶段有关。中国长期处于生产主导型这一阶段,无论是政府部门、企业和个人在消费方面都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他同时针对国内消费品企业在疫情之下如何走出市场困境、打造国际品牌等问题提出了建议与意见。

中金公司研究部董事总经理郭海燕认为,借鉴日韩发展经验,当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后,在国货崛起和消费升级的推动下,本土消费产业有望迎来大发展。目前,国内企业在中国市场上也在追赶国际品牌,赶超的拐点会很快出现。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企业要用“品牌”而非“贴牌”走向世界。

在“数字经济产业”圆桌环节中,中国信通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孙克介绍了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状况,并对国有企业和中小企业在做大做强中国数字产业中的作用表达了看法。他指出,中国数字经济产业领域的领军企业应保持已有优势,不断实现技术创新,同时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钛媒体联合创始人万宁提醒国内部分数字产业的企业要正确认知自身生存情况和真实差距,清晰市场需求,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嘉宾致辞】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彭凯平:产业研究助力中国社会产业转型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全球产业研究院院长彭凯平作为主办方致辞。

彭凯平表示,《全球产业研究图谱(2022)》有助于了解中国产业的国际地位,了解自身的不足和优势,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有特别的意义和贡献。

彭凯平表示,发布会是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的一次学术盛会。这样的研究图谱既是学术的结晶,也是情怀的产物。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是清华大学校级研究院,是中国产业研究的高级智库。

“我们希望能够服务中国、影响世界,希望能够背靠清华大学的学术资源,为中国社会产业的转型以及中国社会未来的产业发展,做出清华大学应有的贡献。”彭凯平说。

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成立于2015年,研究院充分发挥清华大学学科齐全、人才密集的优势,深度整合校内外前沿科研力量和产业资源,致力于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智库。依托清华大学,搭建全球平台、组建全球团队,构建全球网络,培养全球人才,以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提供智力支持。致力于建设世界一流的思想库和行动库,为党和国家决策提供参考。目前,研究院研究领域包括人工智能与实践、美育工程、数字化转型、医疗健康、房地产、汽车、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教育科技等。

中国工业合作经济学会会长张季:产业研究图谱为中国企业走向世界提供参考

中国工业合作经济学会会长张季表示,产业研究图谱能够为国家经济政策制定提供参考,能够为企业发展提供参考,也为中国企业走向世界提供参考。

张季表示,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发布《全球产业研究图谱(2022)》,是经济学界的一件大事,其代表中国工业合作经济学会表示热烈的祝贺。

张季表示,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数字经济时代。数字经济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数字经济相关硬件建设、算力以及数据的资源化。

“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此次发布的产业研究图谱是对现有数据的挖掘和盘活,通过产业经济图谱全面描述了中国和全球的产业发展情况,让我们一目了然地看到了中国和全世界产业的地理关系,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和世界产业之间的关系。其中有我们的长项,也有我们的短板,对企业界和经济界都是一个很大的启发。”张季说。

叶国标:为领军企业发展和产业进步贡献“上证力量”

上海证券报社党委书记、董事长叶国标在致辞时表示,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作为我国产业研究领域的新型智库,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下组织召开本次会议,公布最新研究成果,相信一定能给政府部门、产业部门和相关企业以启发和参考,为我们的产业兴国贡献力量。

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首席专家何志毅教授及其团队的《中国产业结构》课题,对我国产业进步、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搞清方位、找准方向、找到方法、形成方略、制定方针”。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我国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适时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战略思路。构建新发展格局,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产业领军企业肩负重要使命,要在全球资源配置中占据主导地位,在全球产业技术发展中发挥引领作用,在全球产业发展中拥有话语权和影响力;要在效率上领先,在效益上领先,在品质上领先;要成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典范,成为履行社会责任的典范,成为全球知名品牌形象的典范。

叶国标指出,中国近4800家上市公司,既是资本市场的“弄潮儿”,又是企业中的“优等生”,大多也是产业中的“领头雁”,在理念变革、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标准制定、品牌塑造、业态更新、产业进步等各方面发挥引领作用。More power,more duty,力量越强,责任越重。作为产业领军企业肩负重大使命担当,应积极发挥在相关领域、相关产业的创新主导作用,联合产业上下游、产学研力量,牵头承担各级各类科技创新计划,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前沿技术,增强企业的知识产权持续创造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不断提升领军企业在产业中的领先地位,带动全国相关产业不断进步升级,增强在全球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上海证券报1991年7月1日由上海证券交易所创刊,1995年开始由新华社主管主办,既拥有专业性、市场性的优秀基因,又拥有政治性、权威性的红色基因。上证报是新中国第一份提供权威金融证券专业资讯的全国性财经日报,也是中国证监会法定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媒体,现已发展成为集报纸、网站、客户端、微信、微博、音视频等于一体的多元化、全媒体机构。31年来,上证报与中国资本市场风雨同舟,一路同行,追求政治品德、新闻品格、专业品位、服务品质、一流品牌的有机统一,旨在做中央政策权威的解读者、市场秩序公正的维护者、投资者权益坚定的守望者、行业声音可靠的传播者,做有“品”的全媒体财经资讯服务机构。

叶国标表示,作为新华社直属机构,作为资本市场权威主流媒体,我们将以青春的心态、奋斗的姿态、创业的状态,开拓创新,砥砺前行,为“建立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为领军企业发展壮大、为中国产业创新升级贡献“上证力量”。

国家经济的支柱是产业,产业的支柱是领军企业,本次发布会重点发布了全球158个产业的632家领军企业以及中国150个产业的584家领军企业,这些企业可以被形象的比喻为全球产业奥运会和中国产业全运会获奖企业。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在全球产业综合竞争中,稳居世界第二。

【圆桌论坛一】

“制造大国”消费行业鲜少领军企业?中国企业要用“品牌”而非“贴牌”走向世界

在消费品产业圆桌论坛环节,与会专家表示,中国消费产业现阶段“不够强势”是由中国社会和企业发展阶段等多重原因造成。不过参照日韩经验,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后,伴随着国潮崛起和消费升级,本土消费品牌和企业发展水平将得到显著提升。中国企业要用“品牌”而非“贴牌”走向世界。

本次发布的研究结果显示,作为“制造大国”的中国,在全球消费品行业领域的“奥运会”中却鲜有获得“奖牌”的选手。日常消费品行业10个细分行业中,40家CR4(行业前四名份额集中度)企业中,中国仅有3家企业入围,其中有2家是白酒企业。

“中国消费市场巨大,不乏在这一领域深耕多年的本土企业。这些研究结果与我们日常直观感受差距很大。”何志毅抛出了这一问题。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新市场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彭泗清指出,中国消费行业发展现状与中国社会和中国企业所处发展阶段有关。

“中国长期是一个生产主导型的社会,以往出口导向型的经济模式下,我国生产的消费品大量出口到国外,国内消费反而整体比较节俭。总体而言,我国政府、企业和个人消费还有很多的提升空间。”彭泗清表示。

中金公司研究部董事总经理郭海燕认为,国内消费企业现阶段在全球化、品牌化、规模化以及龙头占比仍有提升空间,这导致中国企业在“全球产业奥运会”维度下,不能或很难排进前四名。

而中国消费企业应如何奋起直追?与会专家表示,借鉴日韩发展经验,中国消费行业正处于大发展的时代机遇。在这一过程中,消费行业企业要积极突破天花板,要用“品牌”而非“贴牌”的方式走向全球。

郭海燕认为,借鉴日韩发展经验,当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后,在国货崛起和消费升级的推动下,本国消费产业有望迎来大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企业要用“品牌”而非“贴牌”走向世界。

彭泗清则建议,中国消费企业应努力突破“四个天花板”。首先是突破技术天花板,消费产业提升需要在技术上实现突破,其次是突破产品天花板,第三是突破价值链天花板,推动国内优质消费品融入到全球价值链之中,第四是突破品牌感知的天花板,打造更有影响力的品牌。

左起依次为万宁、郭海燕、何志毅、彭泗清

【圆桌论坛二】

如何破局数字经济“大而不强”?补齐产业链短板 内需市场“反哺”技术研发

在“数字经济产业”圆桌论坛环节中,与会专家就如何破解中国数字经济“大而不强”“快而不优”展开了精彩的讨论。与会专家指出,底线思维之下,中国信息产业企业需要加强自主研发能力,致力于建设完整的产业链,保持产业安全的底线能力,因此,补齐产业短板为当前的重中之重。中国信息产业应更审慎地认知问题和差距所在,充分借助中国社会信息环境的支持,真正的实现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双轮驱动,这是中国数字产业企业的机会所在。

“数字产业、信息技术产业不仅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国家安全的基础。”何志毅表示。

对此,孙克表示,底线思维之下,中国信息产业企业需要加强自主研发能力,致力于建设完整的产业链,保持产业安全的底线能力。“中国数字经济产业经历了跨越式的发展,但并不意味着不需要‘补短板’。”孙克表示。同时,孙克建议,应大力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培育更多的“隐形冠军”。

万宁认为,尽管目前中美两国在信息产业的软硬件领域差距明显,但也应重视中国的独到优势。“中国有着相较于其他国家和地区更完善的社会信息环境,拥有更完善、更普及的移动人群的覆盖,使得我们产业数字化的创新方面具备了一些优势。”万宁表示。

万宁将一些企业的成功实践概括为“以苹果为师”,即通过优秀的技术性产品,借助于中国广大的消费性市场的支持,来实现企业的发展,进而为企业技术研发能力带来倍增效应。

“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拥有14亿人口的单一市场能够推动中国数字产业不断外溢,从而反哺企业能力不断发展。假如我们中国的数字产业领导者们意识到这些优势,也许能够对中国的数字产业发展带来帮助。”万宁表示。

专访清华大学专家何志毅:中国应加快培育高端产业“产业领军企业”

4月30日,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主办的“全球产业研究图谱2022”发布会在北京召开。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首席专家何志毅运用全球视角,重磅发布“全球产业研究系列图谱2022”。这是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继中国产业领军企业图谱(2021)后的又一重磅研究成果。

“在全球产业格局中,中国产业地位稳居第二。我们应当既有自信,也正视不足,奋发图强。中国全球产业领军企业的数量、质量与国家GDP在全球的相对地位尚不匹配,有待于大力提升。”近日,何志毅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打造更加全面的领军企业评价体系

上海证券报:您推出领军企业研究体系的初心是什么?

何志毅:绘制领军企业图谱的初心就是打造一个更加全面、准确的中国领军企业评价体系。

以《财富》500强企业为例,这一体系过于倚重营收指标。一方面,这一指标下,上榜企业主要集中于能源、金融、零售等大型企业,另一方面,这一体系未考虑到市值和净利润等指标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部分国内企业销售规模大但利润率低,竞争力并不算强,这一评估体系显然是有失偏颇的。

国家的基础是经济,经济的支柱是产业,产业的支撑是领军企业。在百年未遇的大变局环境下,我们用全球化、全产业、大数据的视野,对中国产业和产业领军企业在全球格局下的状况进行了全景式的研究分析,可以用于各种产业及产业领军企业的数据分析比较,以及各组数据、各图数据的相关联分析,为全球产业分析提供了一种创新性的研究方法、视角和结论。

这一研究试图代表中国学者向世界发出中国声音,参与全球产业体系和分类标准的制订及修正,参与领军企业的评价和排名以及参与产业领军企业指数编制。

上海证券报:本次发布的“全球产业研究系列图谱2022”体系有何特点?

何志毅:我们将年均市值、营收、利润作为企业排名的指标,并将每家企业按照全球产业分类标准划分到158个赛道里面。借用传统经济学CR4(行业前四名份额集中度)的概念,在全球158个产业中选取前四名企业构成“全球产业领军企业”632名,通俗称之为“全球产业奥运会获奖企业”。在中国内地企业分布的147个产业中选取前四名企业,构成中国产业领军企业共559名,通俗称之为“中国产业奥运会获奖企业”。

这个研究是一个宏大的平台建设,是一个年鉴式、年谱式的研究,记录了中国产业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过程的轨迹。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可以为研究教学、智库、咨询提供服务,促进中国产业的良性发展。

高端产业亟待更多中国领军企业

上海证券报:在绘制这七张图谱的过程中,您对于中国领军企业的现状有何直观感受?

何志毅:首先,一个直观的感受就是,能够跻身领军企业名单的中国企业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非常宝贵的财富。以冠军企业国别分布情况为例,第一名为美国,冠军企业和获奖企业分别占全球比重的49.4%和44%。第二名是中国,冠军企业和获奖企业分别占全球比重的14%和16%。第三名是日本,冠军企业和获奖企业分别占全球比重的11.4%和8.4%。前三名占据了全球冠军总数的75%,而能够产生产业冠军企业的国家只有22个。可以说,获得产业的冠军比奥运会冠军还难。

其次,中国领军企业数量稳居世界第二,但主要集中于房地产、家用电器等传统行业,在不少领域与美欧日发达国家还有着非常大的差距。例如,以信息技术产业为例,2021年,中国电脑硬件、储存设备及电脑周边全产业49家企业的市值之和、营收之和与净利之和是苹果公司对应数据的8%、47%、8%。在日本经济约三十年停滞不前的情况下,日本仍有例如丰田、索尼、三菱、本田等不少领军企业,展现了顽强的生命力。相比之下,中国企业还没有经过长周期的考验。

最后,一些优秀的中国领军企业几乎是凭借“一己之力”显著提升了我国在部分行业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例如,在全球产业领军企业图谱中,晨光文具在办公服务与用品行业位列全球第一,这是将传统行业做到极致的优秀企业代表。中国平安在健康保险行业中稳居全球第一。华为位列通信设备行业全球第二,仅次于思科。小米集团在电脑硬件、储存设备及电脑周边行业杀出苹果、三星等巨头重围,排名全球第四。

上海证券报:面对目前的中外产业分布差异,中国的产业政策乃至资本市场应该如何应对?

何志毅:在百年变局环境下,中国在致力于全球化的同时,必须致力于建设完整的产业链,构建保持产业安全的底线能力,因此,补齐产业短板为当前的重中之重。这也是我们研究产业领军企业的初衷——看到中国在哪些产业有优势,为这些产业里的优秀企业培养人才。

中国企业要重视科技研发投入。过去在全球一体化的游戏规则和全球分工体系下,中国受益于人口和市场红利,企业主要集中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和传统产业,普遍对科研重视不够、投入不大。在中国众多领军企业中,仅有华为的研发投入可与世界巨头比肩(2021年华为研发投入174.6亿欧元,全球排名第二)。

其次,产业政策应更加精准及可持续。部分高端产业从经济性和竞争战略的角度,发展目标不宜“过高”,满足国家安全需要即可。在培育高端行业领军企业的过程中,可以考虑采用设立一定“壁垒”的方式,能够使这些企业实现可持续的、渐进式地发展。

资本市场在加快促进中国高端产业发展方面仍有提升空间。目前,A股上市公司已经超过4700家,但上市公司主要集中于传统行业,高端产业企业占比较低。未来随着科创板和创业板制度建设不断完善,这一现状将得到改善。

标签:
责编:唐可垚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