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组合拳”,诚信江苏再加速
2020-08-21 10:37:00  来源:新华日报交汇点  
1
听新闻

疫情期间,连云港硕鹏服装厂通过建行“云税贷”申请到了一笔90万元免抵押纳税信用优惠贷款,解决了复工复产资金回笼困难的燃眉之急;而南京溧水某企业在购买物资时,因信用记录存在“污点”,不能享受相关优惠政策,企业要因此多支付百万元的费用。

这样一组鲜明的对比,正是眼下江苏信用建设的真实写照。“以‘让诚信成为江苏的靓丽名片’为目标,全省不断提升信用建设规范化、精准化、法制化水平,为‘十四五’发展良好开局打下信用基础。”省信用办负责人说,在最新的全国城市信用状况监测排名中,南京、苏州、宿迁均位列前十。

创新机制,让信用监管“环环紧扣”

今年年初以来,我省《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的实施意见》等多个具备顶层设计意义的文件密集出台,社会信用立法呼之欲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被纳入全省发展改革系统 11 个单项工作考评之中……种种举措,为江苏诚信大厦,筑牢了“地基”。

将信用作为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抓手,江苏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早在2013年,我省就在国内率先出台《江苏省社会法人失信惩戒办法(试行)》《江苏省自然人失信惩戒办法(试行)》,明确将失信行为记录纳入公共信用信息系统,开启了“诚信江苏”加速建设之路。目前,我省已变“门槛管理”为“信用管理”,建成从“信用承诺”,到“信用综合评价,分级分类监管”,再到“失信联合惩戒,支持信用修复”,覆盖事前、事中、事后的闭环式监管框架。

在南京,1204名赴湖北和本市医院一线隔离病区医护人员纳入全市“诚实守信好市民”,给予相应优惠优待;在扬州,渣土运输企业诚信“红黑榜”名单公开发布,“红榜”企业优先推荐给市住建部门,纳入工程招投标目录,“黑榜”企业则暂缓纳入招投标目录,并抄送城管、交通、生态环境部门及各区;在无锡,一家失信企业主动参与城管志愿活动修复信用状况,失信企业负责人表示“再也不会抱有侥幸心理”……守信激励,失信惩戒,让“诚信”二字愈发深入人心。

“闭环式”的信用监管,带来的是“全生命周期”的信用保障。“全流程的信用监管机制,实际上是助推社会治理从‘强制处罚’向‘柔性引导’转变。”省信用办负责人认为。

前段时间,“玄武湖并蒂莲被采”事件引发关注。最终,相关部门对该游客处以200元罚款,并将其纳入南京市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这也是《南京市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自2019年实施以来,被记录在案的首例不文明行为。

“软性措施”与“硬核措施”互补,才能让信用监管效果最大化。目前,一些景区通过捡垃圾赠门票等智慧管理手段,激励、吸引旅游者自觉加入到文明旅游队伍中来。

共建共享,令失信行为“无处遁形”

进入“信用江苏”网站,守信红名单、失信黑名单、环保信用评价信息、铁路违法乘客等信用公示条条分明。如今,不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失信记录已经实现了“透明化”。

数据的公开透明离不开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的信用系统支撑。上半年,我省共归集入库各类信用信息10.7亿条,在库信息总量达63.5亿条。为了推动信用信息共享,截至目前已向省级各部门推送社会法人信用信息8751.3万条,真正做到“一网通查”,打破信息壁垒。

近日,家住秦淮区的杨女士最近通过“家服e”家政信用平台顺利找到了一位靠谱的居家保姆。据了解,这个由市发改委(信用办)、人社局、妇联等部门支持打造的家政信用平台,实现家政企业“一人一企一码”持证经营,服务人员“一人一卡一码”持证上岗。目前,该平台已与国家商务部信用平台打通信用信息,全国约370万家政从业人员入驻,服务全国至少20万户家庭,南京已有350多家家政公司入驻平台。

信息共享,让“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社会影响力逐步显现。8月起,省交通运输厅发布的《江苏省交通运输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管理办法》正式施行。今后,交通部门将每年评定一次信用“红黑榜”,守信者将在多个方面享受“绿色通道”、费用减免等;失信者如果不进行“信用修复”,则会处处受制。

以数据共享为前提,各部门守信联合激励、失信联合惩戒,结出了信用“硕果”。宿迁多部门通过定期在税务网站、办税服务厅、电子税务局等渠道公开发布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在今年的纳税信用评价中,C级和D级企业共19786户,在评价总数中占比21.3%,较上年下降3.2个百分点,失信群体规模正越来越小。

“依托大数据平台,我们与法院、税务、交通、社保、金融等多个部门实行数据交换,建立失信联合的互通机制,形成监管合力。”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此前在扫黑除恶行动中,市场监管局与省委政法委和金融局加强互通平台信息,对失信企业予以警示并上报黑名单,“平台互通、联合惩戒,让企业一处失信、无处遁形。”

弹性管理,为企业修复失信“开绿灯”

疫情期间,在外地生产消毒用品的无锡籍老板秦先生准备调拨产品在无锡市场销售,却发现自己在无锡的公司因疏于经营,没有按时年报,已被列入企业异常经营名录,无法开展业务。好在无锡出台的《关于支持复产复工缓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的若干举措》解了秦先生的燃眉之急:市场监管部门对该企业开通“便捷信用修复通道”。经过快速审核,秦先生的企业符合相关条件,一个工作日内就完成了信用修复。

秦先生的故事是疫情时期信用服务的一个缩影。为了帮助广大企业共渡难关,江苏各地都为疫情期间企业信用修复开辟“绿色通道”,实现不见面、高效办。无锡率先实行信用修复线上培训,已完成86家企业在线培训;苏州完善在线信用修复培训专栏,为有需要的企业提供免费信用修复培训服务;南通在“信用南通”网“信用修复”专栏开通了信用修复网上快速通道,集中明晰修复政策、流程、各地区联络人及联络方式……截至6月30日,全省已通过“信用中国协同工作平台”共办理行政处罚信用信息修复修复5103件。

“为帮助企业应对疫情影响,江苏积极探索轻微失信豁免机制。”省信用办负责人介绍,除了对疫情期间企业轻微失信行为督促及时纠正,对没有造成危害后果或危害后果轻微的,免予或减轻行政处罚。

为此,南京出台“稳企十条”信用管理实施细则,明确中小微企业因新冠肺炎疫情造成失信行为的,可以豁免,并明确了豁免实施领域及豁免条件;无锡明确76项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事项清单;苏州对旅游、餐饮、商贸等服务业企业因疫情不可抗力造成的违约行为,各主管部门可采用适当延长整改期、暂缓上报等措施……“用褒奖引导企业提升信用能力,对受到处罚的市场主体,也要给他们一个容错纠错重塑信用的机会。”

机制先行、奖惩联动、宽严相济,江苏在面向政府、个人、企业和社会的全覆盖、全流程的信用体系建设道路上不断探索,“让诚信成为江苏的靓丽名片”正在成为现实。

交汇点记者沈佳暄

标签:
责编:唐可垚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