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以“数智开发区 发展新格局”为主题的第十四届中国开发区数字化年会在苏州市顺利召开。
本届年会由中国开发区协会主办,江苏、山东、河北、广东、黑龙江、内蒙古、安徽和上海市开发区协会以及浙江省开发区研究会、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协办,中开协智慧开发区建设专委会等单位联合承办。
开发区是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开发区的数字化转型升级,有利于带动区域企业、产业数字化转型,进而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面对即将到来的产业数字化重要机遇期,开发区要在探索完善新型产业政策、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产业化发展、持续深化对外合作等方面发挥好重要引领作用。”中国开发区协会首席顾问、特聘专家师荣耀认为,开发区要用好原有的基础产业链条,巩固优势产业领先地位,加快夯实人工智能平台、工业互联网平台、产业大数据平台等新一代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壮大培优新兴产业,推动数字经济、智能经济和绿色低碳等方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融合发展。
中国开发区协会副会长王磊认为,发展数字经济要以产业发展为核心,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为前提,以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市场运作为关键。
“作为开发区业内的‘领头羊’,苏州工业园区正全面提升数字经济整体发展水平,实现数字经济、数字生活、数字政府一体发力。”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卢渊表示,开发区要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拥抱数字时代,高质量建设数字园区。
数字技术赋能开发区“数实融合”高质量发展,打造新时期中国式智慧园区,是趋势和方向。国家科技部原副部长吴忠泽建议,一是要坚持以技术突破和应用拓展为主攻方向,围绕构建全链条、全过程的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生态,加强研发上下游配合与新技术集成,打造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标杆型示范应用场景;二是要抓住技术升级的风口,加快推进区块链大规模组网、链上链下数据协同等核心技术突破,构建开发区数实融合高效可信的底层基础设施,筑牢数字信任体系的实现基础,重点推动区块链技术在政务、金融、制造等领域的创新应用,提升开发区数智化建设应用水平;三是要将数实融合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主线,大力发展数字技术融合应用,加快推进数字化向非数字实体经济的应用、渗透和重塑,把开发区建成国内重要的数字经济技术策源地、数字产业集聚地。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主任单志广指出,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应涵盖两个层面:一是制度政策层面的顶层设计,目的是解决体制机制不协调的问题;二是技术实施层面的顶层设计,目的是要打通技术壁垒。单志广强调,建设智慧城市要以人为本、循序渐进、久久为功、方法科学、高质高效、持续发展,特别要警惕出现“对近期的发展估计过高,而对长远的发展估计不足”的问题。
“要用数字政府建设带动数字经济和数字社会发展,建设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一体化政务数据资源体系平台、一体化数据资源交换平台、一体化监管平台。”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说,开发区要做好政务数据资源的开发、共享和流通三项工作:要定期公开政务信息;要构建跨部门的业务平台,实现部门间数据开放共享;要定期向社会开放相关数据,实现持续的数据流通。
会议期间,由园测信息(江苏)股份有限公司、江苏风云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北京亦庄智能城市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联合编制的《中国开发区数字化转型指数》团体标准、《2021-2022年数智开发区建设应用案例集》正式发布,助力我国开发区数字化转型。
展望数字园区未来的建设方向,园测信息(江苏)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范占永分享了城市空间资源服务枢纽、空间资源集约利用评价、智慧化资产管理平台等数字园区建设案例。江苏风云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董爱平表示,以数字化手段赋能经济治理及发展,要从优化存量、做大增量、提高质量、防控变量四条路径入手,全力稳住企业增长面、项目增长极、财税增长源。
此外,与会代表就苏州工业园区、广州开发区数字化转型、数字园区发展路径,以及资产运营管理、数字化精准招商和金融资本及数字化赋能等解决方案进行了深入交流。会后,与会代表实地参观考察了苏州工业园区规划展示馆、苏州工业园区城市运营管理中心(IOC)等单位。
“在政策红利、技术创新等因素的影响下,开发区数字化转型大势所趋,也恰逢其时。”活动期间,大家一致表示,集众志、聚合力,全面推动开发区及企业数字转型,推进智慧应用,共塑开发区数字化、智慧化建设的榜样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