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末夏初,绿意葱茏,诗意的大学校园内生机勃勃。为传承非遗文化,传播工匠精神,丰富大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培养大学生动手实践能力,5月7日,南京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开展“传承非遗,纸鸢绘AI”风筝文化艺术节。
本次活动特邀南京市风筝运动协会,采用专题讲座、手工教学、创意涂鸦、放飞展示、观赏交流等方式开展,兼顾“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自主性”,引导学生投身劳动、热爱劳动,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彰显时代特征,强调身心参与,注重手脑并用,充分发挥劳动育人效能。
活动中,南京市风筝运动协会常务副会长顾卫新向同学们讲述风筝的历史起源、文化知识、实用价值和制作工艺,在知识科普中涵育学生传统文化基因。通过手工体验坊的形式,开展了沙燕风筝的“扎、糊、绘、放”现场教学,融合了劳动教育和审美教育。同学们组队参加DIY设计绘制风筝,帮助同学们心理纾压释负,碰撞创意火花。
南京市风筝运动协会的老师们现场放飞百米“巨龙”传统风筝、极速运动风筝、可爱软体风筝、“现代意义的风筝”无人机……数种风筝争相亮相,近千人次创作放飞、驻足观看、合影留念。
“学院专业主要是自动化、电气工程、人工智能等工科专业,学生们动手能力和理科思维强,但平时人文艺术素养提升的渠道较少。我们想依托风筝节这个载体,让学生们有更多文化浸润、结交伙伴、展示风采的机会,成长为专业学识过硬、综合素质全面的时代新人。”学院党委书记张翼说道。
南京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人工智能学院风筝文化艺术节把德育与智育、美育、体育、劳育有机结合起来,坚持结合院情学情,把握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发展需求,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深入推动文化育人和劳动教育。(齐沁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