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爱盈心聚星光,青春筑梦启新程
2025-09-17 14:02: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为积极响应党中央关于“一老一小”体制机制改革的号召,南京师范大学红十字会学生分会于7月7日至8月13日期间开展“知行同向,博爱聚光”暑期志愿服务项目,走进南京市下关街道、世茂滨江社区、齐民路社区、观梅社区、龙虎巷社区,前往河南省商丘市包公庙小学与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瓦店镇大李庄小学,紧扣提升城市“一老一小”服务质量、缓解乡村儿童教育与医疗资源短缺等现实难题,组织志愿者深入基层一线,以教育赋能与健康守护为两大抓手,双轨并进,为基层民生福祉倾注青年智慧与力量。

齐心共建,五育并举

7月21日至29日,团队与江苏省南京市下关街道、世茂滨江社区、齐民路社区、观梅社区、龙虎巷社区携手共建,针对青少年和老年群体分别开展“五育”系列课程和健康知识课程,助力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高广大老年群体的获得感与满足感;7月7日至22日、8月1日至13日,与健康中国、彩虹桥支教团合作,于河南省商丘市包公庙小学与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瓦店镇大李庄小学开展急救课堂,进一步加强乡村儿童急救自护能力,护航健康成长。

团队以“五育”融合的教育发展目标为指引,结合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心设计了“‘诚’就未来,‘信’立人生”“小小番茄种植家——劳动创造美味”等专题课程,凝聚团队强大合力,推动青少年综合性发展。

德润人心,立诚信之本

德育课程中,一段经典动画《狼来了》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启发他们对诚信的思考。志愿者通过《立木为信》的历史故事向学生讲述诚信的重要性,配合“三思而后行”的诚信小锦囊,引导学生知行合一,明白“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千古真理。

智锻思维,绽表达之花

智育课程以看图写话的形式展开,设置“看图找宝藏”的环节,先让学生提取核心元素搭建句式骨架,再捕捉图中细节,培养他们的文字表达能力,以妙笔绘童心。课堂上,孩子们纷纷举起小手,争先恐后地想要发言,能准确地表述所见与所思。

体健行远,塑协作之魂

体育课程中,学生们进行了“切西瓜”游戏,在运动中锻炼反应力与身体协调性。“活动我们的小手腕、小脚踝,扭一扭、转一转。”志愿者耐心地带领学生热身,防止受伤。“游戏开始!”志愿者一声令下,学生就迅速地分成两组,将“西瓜”切开。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培养默契,通过协作打破隔阂。

美育相伴,作青春之诗

在美育课程中,学生学习创作拼贴诗,从报纸、杂志、书籍等日常文本中获取素材,以想象为桥梁,开启诗歌之旅。在志愿者的指导下,学生们打破对诗歌创作的畏惧心理,拼贴出一首首充满童趣的诗歌作品,收获了自己的创作密码。

劳育融情,察耕耘之辛

在劳动教育课程中,志愿者通过盆栽种植实践,教授播种、移苗、修剪叶片、除虫等技能,讲解种植番茄时所需土壤、水分、光照等条件,让孩子们身体力行,感受农民创造粮食之不易,领悟“劳动最光荣”的真谛。

诚信主题课程弘扬传统美德,看图写话活动锻炼精准表达,趣味运动课培养合作意识,拼贴诗创作活动发掘生活之美,劳动技能坊提高动手能力。在五育并举理念的指导下,志愿者们引领学生学习各项技能、汲取前人经验智慧,强化了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急救入乡,护苗成长

为应对乡村青少年急救常识缺乏、急救能力差的问题,团队志愿者于7月4日至8月13日期间远赴河南省商丘市包公庙小学与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瓦店镇大李庄小学,将“防溺水”和“创伤包扎”两大板块课程融入乡村支教。

团队志愿者们开设“急救课堂”,以专题课程的形式,教授学生创伤包扎与溺水急救知识。通过理论讲解、实践操作和情景模拟,学生们不仅掌握了伤口清创、螺旋包扎等实用技能,还学会了水中抽筋及车辆淹溺等特殊情境下的自救方法。这些知识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应急技能,更为他们筑起了一道守护生命的防护墙,使学生在危急时刻能够自救互救、化险为夷。

博护银龄,情暖桑榆

为关爱社区长者健康,普及健康知识,传递科学养生理念,7月21日、7月22日、7月25日,团队志愿者们先后走进南京市鼓楼区世茂滨江社区、栖霞区齐民路社区及栖霞区观梅社区,以“博爱青春,情暖桑榆”为主题,为老年朋友们带去了实用的健康科普课堂。

志愿者们精心设计“科学饮食”“健康运动”“疾病预防”“健康手指操”四大板块内容,通过互动课堂形式传递实用养生知识。志愿者们结合老年群体需求,详细讲解少盐少糖、粗细搭配的膳食原则,科学指导散步快走等适老运动,并深入剖析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预防要点,强调定期体检与心态调节的重要性。现场还带领老人们练习手指操,通过活动手部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疲劳,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养生技巧。银龄课堂不仅让老人们学到了实用的健康养生知识,更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怀。活动搭建起了科学健康与晚年生活的桥梁,让“老有所养”的幸福图景落地生根。

本次志愿实践不仅切实服务了城乡儿童和社区老人,也为志愿者们的暑期生活添上了一抹亮色。在未来,南师红会将继续秉持“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和“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用青春热情传递人文关怀,用专业素养践行社会责任,让温暖的力量持续滋养每个需要关怀的角落,用实际行动谱写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标签:
责编:宁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