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东南大学言续洪城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南昌市成功推出一项创新性的旅游服务项目——“声游七门九洲”方言语音导览系统。该项目通过语音导览系统将当地方言与文化旅游相结合,游客及本地居民只需在南昌多个著名景点扫描二维码,即可收听以纯正南昌方言录制的语音讲解。此举不仅丰富了游客的体验形式,更致力于保护和传播南昌话这一独特的地方语言资源,体现出科技赋能传统文化传承的实践价值。
该项目取名为“声游七门九洲”。其中,“声游”寓意通过声音导览带游客游历,“七门九洲”是南昌古代别称,因城设七门、境分九洲而得名,后成为南昌的文化象征。项目名称既突出了方言语音的独特方式,又饱含对南昌历史文化的呼应与致敬。
在为期一个多月的实践过程中,该小组深入南昌城区及近郊,对滕王阁、八一起义纪念馆、南昌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绳金塔等重要景点进行了系统调研。团队成员通过与本地居民、文化学者及景区管理方的多次访谈,收集了大量关于历史沿革、民间传说和地方记忆的一手资料,并在此基础上撰写了一系列兼具知识性和趣味性的讲解词。
为确保语音部分的原真性和感染力,所有音频内容均邀请地道南昌人进行录制,其中不乏年长者纯正的口音和年轻人富有活力的表达。语音导览系统设计为开放式访问,用户通过手机客户端下载或网页链接即可进入系统,点击对应景点图标,就能听到该景点的方言介绍。音频内容涵盖景点历史、建筑特色、民俗故事等,部分片段还融入了南昌民间谣谚和传统戏曲元素,使语音导览不仅是一种工具,更成为一张“有声的地方文化名片”。
实践过程中,团队成员不仅提升了项目策划、技术实现和跨领域协作的能力,还深刻体会到方言所承载的地方情感与历史厚度。有队员表示:“南昌话不只是一种交流工具,更是一种身份认同和文化记忆的载体。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项目,让更多人体会到方言的独特美感与其深刻内涵。”
目前,该语音导览系统已进入试运行阶段,覆盖南昌五大核心景区,累计录制音频超过120分钟,预计8月底前正式向公众开放。项目组还计划后续开展用户反馈调研,并结合实际使用情况持续优化内容与功能。
这项实践充分显示出当代大学生利用新技术回应社会文化议题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也为其他地区的语言资源保护与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青年范例。(杜宏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