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阳光洒满校园,无锡市新吴区景渎幼儿园第一实验园的课题研究步履不停、深耕不辍。回望来时路,《美育生态观下幼儿主题美术活动的实践研究》课题在实践探索中不断深化内涵、积累经验,如今已成果初显;展望新征程,园所将持续发力、精益求精,让美育之花在幼儿心中绽放得更加绚烂多姿。
中期汇报:专家把脉,盘点成果启新程
5月23日,幼儿园精心筹备并开展无锡市教育学会“十四五”教育科研课题中期汇报活动。活动有幸邀请到无锡市教育学会副会长钱阳辉、副秘书长钱冬明,新吴区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张绿枝莅临指导,为课题研究把脉定向。汇报中,教科室主任单芳围绕“内涵认识、探索实践、研究成果与成效、后续研究思考”四大维度展开详细阐述,重点聚焦核心概念的精准凝练、研究工作的阶段进展、课程内容的创新开发等关键环节,条理清晰地呈现了课题研究的扎实足迹。评审专家在认真聆听后,对课题的研究进展给予高度认可,充分肯定了园所在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中取得的显著成果;同时结合实际,提出了极具针对性的指导意见——如推动跨领域实施主题美术活动、进一步完善课程架构、参照项目式学习形式设计活动等,为课题后续推进指明了方向。此次中期汇报,既是对阶段性研究成果的全面“盘点”,更是推动课题研思进阶、迈向更高质量的全新“起点”。
展示交流:园所联动,共话美育献良策
中期汇报结束后,幼儿园紧接着组织开展“美育生态中的对话与共创”课题展示交流活动,南站中心集团园及结对园的20余位教师齐聚一堂,共话美育、共享经验。活动伊始,单芳老师再次以“内涵认识、探索实践、研究成果与成效”为脉络,系统介绍课题整体开展情况,为在场教师搭建起清晰的研究框架。随后,中三班孙玲老师以“蝌蚪生长观察”为鲜活切入点,生动讲述了带领幼儿开展跨领域活动的实践历程——从科学记录蝌蚪成长变化,到用黏土塑形还原蝌蚪形态,再到围绕蝌蚪故事进行创意创编,每一个环节都紧扣课题理念,不仅展现了课题实践的清晰脉络,更呈现出孩子们在活动中的成长轨迹与灵动创意。在研讨互动环节,参与教师积极建言献策,围绕课题后期跨领域项目活动设计,提出了“融入多感官参与体验”“加强与环境的深度融合”“转变教师引导角色”等宝贵建议,为课题研究注入了新的思路与活力。
课程展评:深化理念,自然共生蕴温度
在专家的专业指引下,园部与教师团队重新梳理并深化对课题核心概念的理解,进一步明确研究方向。在此基础上,幼儿园开展了以“自然・寻觅・共生”为主题的课程故事展评活动。教师们以美育生态观为核心导向,深入挖掘自然与生活中的美学资源,将生态教育理念巧妙融入课程活动的每一个细节:从审美视角捕捉自然光影的变幻之美,挖掘生活场景中的教育价值,在传承传统美育精髓与创新活动形式的平衡中,不断探索美育浸润幼儿心灵的最佳路径。展评的每一则课程故事,都流淌着自然与人文交融的温柔韵律,彰显着课题研究的温度与深度。
未来规划:深耕美育,惠及幼儿谱新篇
展望下学期,幼儿园将以中期汇报为新起点,持续深化课题研究:一方面,进一步推动跨领域主题美术活动的落地实施,不断完善课程架构,让美术与其他领域实现更自然、更深度的融合;另一方面,积极参照项目式学习形式设计活动,丰富幼儿的艺术体验,助力幼儿提升审美感知能力与艺术表达能力。同时,园所还将重点关注教师在课题研究中的专业成长,通过专题培训、实践研讨等方式,帮助教师更好地将美育生态观融入日常教学,让课题研究成果真正惠及每一位幼儿,为他们的童年成长增添更多明亮、鲜活的“美的色彩”。(单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