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桑园村:锚定实践阵地,绘就基层治理“四维”新图景
2025-08-25 17:05: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更是基层工作落地见效的‘根’与‘魂’。”近日,扬州市邗江区桑园村聚焦“以实践阵地为基,传政策、育价值、兴文化、树新风”主题,召开专题宣讲交流会。会议紧扣基层治理核心需求,明确实践阵地在政策落地、价值培育、文化传承、新风弘扬中的“主阵地”作用,为后续工作开展锚定方向、找准路径。

阵地作“传声筒”,让政策红利直抵民心

“政策好不好,群众说了算;政策落得实不实,实践阵地见真章。”交流中,参会人员一致认为,实践阵地是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的关键纽带。桑园村计划以社区服务中心为“固定课堂”、乡村文化广场为“流动讲台”、企业车间为“实践现场”,创新推出“政策宣讲+案例拆解”“田间答疑+线上互动”模式——把医保新政的“缴费标准”转化为“看病能省多少钱”,把乡村振兴补贴的“申报流程”拆解为“种粮能享哪些实惠”,把企业纾困措施的“条款细则”解读为“经营能减多少负担”。通过“大政策”变“家常话”“书面语”变“实在利”,让村民、企业不仅“听懂政策”,更能“用好政策”,真正让政策红利扎根基层、惠及民生。

阵地当“育苗床”,让核心价值融入日常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挂在墙上的标语,而是融入生活的行动指南。”针对价值培育,会议提出将实践阵地打造成“价值观培育课堂”的思路。后续,桑园村将依托阵地开展“邻里互助日”活动,组织村民结对帮扶孤寡老人、留守家庭,在互帮互助中践行“和谐”理念;举办“文明家庭”“最美邻里”评选,通过晒家风、讲家事,让“平等”“公正”的价值理念走进家家户户。当“大道理”转化为“小行动”,当价值追求融入柴米油盐的日常,正确的价值观才能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村民共同的行为准则。

阵地成“传承炉”,让传统文化焕发生机

“文化传承不能靠‘守摊子’,要靠实践阵地‘活起来’。”围绕文化振兴,参会人员聚焦“让传统文化可感可及”达成共识。桑园村将以村内非遗工坊为“传承基地”,邀请剪纸、刺绣等非遗传承人定期驻点教学,让村民亲手体验传统技艺的魅力;以文化礼堂为“展示平台”,结合端午、中秋、春节等传统节日,组织包粽子、做月饼、写春联等民俗活动,让老人重拾记忆、青年感受底蕴、孩子种下热爱。通过“看得见、摸得着、学得来”的实践形式,让传统文化从“博物馆里的展品”变成“生活里的风景”,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鲜活活力。

阵地为“风向标”,让文明新风浸润乡村

“培育新风尚,既要‘讲道理’,更要‘建机制’。”在弘扬时代新风环节,会议明确将实践阵地作为新风建设的“主抓手”。桑园村将在阵地内搭建“新风议事厅”,组织村民围绕垃圾分类、婚事新办、孝老爱亲等议题开展讨论,共同制定符合村情民意的“桑园村新风公约”;同时打造“身边好人榜”,邀请村里的道德模范、文明标兵分享故事,用“身边人讲身边事”的方式,带动更多村民告别陈规陋习、践行文明行为。让实践阵地成为新风尚的“展示台”与“推广站”,推动文明之风吹遍乡村每个角落。

“传政策、育价值、兴文化、树新风,说到底都要靠‘实’字托底。”桑园村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桑园村将以此次交流会为起点,把实践阵地建设得更实、作用发挥得更足,让每一项工作都贴近群众需求、符合乡村实际,逐步绘就政策落地有声、价值彰显有力、文化繁荣有韵、新风拂面有情的基层发展新图景。(顾延梅)

标签:
责编:宁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