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资助育人新实践化在茶香里‌
2025-03-13 11:17: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春日的江大梅园里,江苏大学材料学院的同学们正忙着布置茶席、调试古琴。这场看似风雅的茶会,其实是学院联合梦溪书院精心策划的“资助育人”实践课堂。没有生硬的说教,没有刻意的帮扶,受助学子们在品茶、弹琴、绘画的过程中,悄然完成了一次特别的成长。

以美启智,多元活动提升核心素养

在梅香氤氲的春日雅集中,学院精心设计“品、舞、书、研”四大育人场景。茶艺导师现场传授“轻拿轻放、双手奉茶”的传统礼仪,引导学生在茶道实践中感悟处世哲学;古典舞教学环节突破专业壁垒,让理工科学子在肢体律动中建立艺术自信;书画创作区特别设置“励志诗词”书写环节,学生在挥毫泼墨间重拾文化记忆;“材以载茗”茶具科普展则架起学科知识与生活美学的桥梁,师生共同探讨传统工艺与现代材料的创新融合。这种浸润式美育打破了传统资助工作中“重物质帮扶、轻精神培育”的局限,有效提升了受助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以劳赋能,实践平台锻造综合能力

活动特别设置“志愿服务成长岗”,组建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主体的义工团队。从场地布置的落花艺术设计,到宋代点茶技艺的复原呈现;从茶具材料的科学讲解,到活动流程的统筹协调,学生在劳动实践中系统掌握了项目管理、团队协作等实用技能。一位参与策划的受助学生感慨:“在志愿服务中不仅深化了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更通过具体事务的实操,真切体会到自身价值实现的成就感。”这种“在做中学”的育人模式,正是发展型资助强调的“输血”变“造血”理念的生动实践。

以文化人,贴心交流涵养健全人格

值得一提的是,活动现场还设置了“师长茶叙”特色环节,专业教师在品茗过程中开展“一对一”学业指导,辅导员通过诗词接龙洞察学生心理状态,优秀学子代表分享勤工助学成长经历。这种“润物无声”的交流方式有效缓解了受助群体的社交焦虑,建立起平等互信的师生关系。作为“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的创新载体,本次活动充分激活了社区育人功能,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既能获得专业技能指导,又能参与美育实践体验,真正实现了“资助”与“育人”“济困”与“赋能”的有机统一。

江苏大学材料学院“梅园之春”茶会雅集通过构建浸润式、实践型、协同化的育人场域,将发展型资助理念具象化为可感可知的成长体验。下一步,学院将持续深化“资助+美育+劳育”的融合创新,着力打造更多具有学科特色、文化深度和育人温度的品牌活动,助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全面发展中实现人生出彩。(通讯员:滕小乐)

标签:
责编:宁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