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太湖无锡水域水质15年以来首次达到Ⅲ类标准,各项水质指标均创2007年以来最好水平。”近日,太湖无锡水域水质“成绩单”出炉,令许多人激动不已——十五年治太,汗水没有白流。
2007年5月29日,“太湖蓝藻水危机”暴发。15年来,太湖悄然改变。近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自然资源部等多部门印发的《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中,充分肯定了治太成绩,认为2008年以来,在流域经济总量增长2倍多,人口增加近2000万的背景下,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取得显著成效,入湖污染物总量大幅削减,水环境质量稳中有升,连续14年实现“两个确保”(“确保饮用水安全、确保太湖水体不发生大面积水质黑臭”)目标。
蓦然回首,
太湖悄然蝶变
盛夏,无锡贡湖湾湿地保护区,鸟语花香、水草摇曳。贡湖湾水面与太湖直接相连,其水质是太湖水的“晴雨表”。“以前贡湖湾湿地保护区可不是这样,这里原来有165个大大小小的鱼塘,沿太湖有很多卖湖鲜的渔船,乱糟糟的,现在成了旅游胜地。”无锡湿地生态科普馆馆长陆亚琪感慨,“15年来,为了守护太湖,无锡下了血本。”
“这个岛不允许人上去,这是留给动植物的天堂。”在科普馆,陆亚琪指着小岛说,城市湿地要兼顾人和动植物的需求,在贡湖湾湿地项目设计之初,就注重留白,观光的木栈道特意与岛屿留有距离。
在无锡,记者沿太湖采访,发现处处是公园,满眼绿意盎然。无锡大溪港湿地公园拥有7.8公里的太湖岸线,草木葱茏,候鸟栖息。“难得一见!”今年夏天,无锡观鸟达人苏涛在大溪港湿地拍摄到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黄嘴白鹭,这也是无锡首次拍摄到黄嘴白鹭。随着太湖水质的改善,飞抵而来的鸟类不断增多,大溪港湿地共记录到150种鸟类,占江苏鸟类总数的33.6%。
从无锡来到东太湖苏州湾,同样是碧波万顷,水天一色。近些年,太湖一直在“变”,苏州市吴江区水务局基建处主任蒋建荣感触很深。2008年,国务院太湖流域综合治理重点项目——东太湖综合整治工程全面启动,蒋建荣调至东太湖综合整治建设指挥部工作,“当时,东太湖全是密密麻麻的围网养殖和围垦种田,湖水黑乎乎,散发着腥臭味。中间航道只有10米宽,真是临湖不见湖。”2008年开始,东太湖实施退渔还湖、退垦还湖、生态清淤、堤岸修复,如今重现一湖清水。
滆湖位于太湖上游,是太湖一道重要的生态屏障。在滆湖(武进)退田还湖二期工程的启动区,湖面波光粼粼,水中小鱼悠游。“这里原来都是鱼塘、农田、看护房等,现在全部退田还湖。”武进区水利局水利管理科科员万乐平介绍,滆湖(武进)退田还湖二期暨近岸带水生态修复工程一共退田还湖20平方公里,启动区0.8平方公里的水生态修复全部完成。今年继续开工实施高新、嘉泽片区2.4平方公里的退田还湖。
超2000亿元,
换回“绿水青山”
2007年太湖蓝藻暴发,成为江苏在率先发展之路上的“痛”。随后,江苏坚持把太湖治理作为生态文明建设标志性工程,坚决打好太湖治理攻坚战。
2007年以来,江苏省级财政累计投入治太专项资金320亿元,带动各级财政和社会投资超过2000亿元,共实施7000多个重点工程,有力推动流域水质改善。“舍得‘金山银山’,方能换回‘绿水青山’。”省生态环境厅太湖处处长刘朝阳说。
数据是最好的佐证。2021年,在流域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的情况下,太湖湖体水质达Ⅳ类,总磷和总氮浓度较2007年分别下降42.6%和60.9%。
回望过去,这15年,太湖治理主要是抓住了这五个“关键”——
坚决扛起政治责任。高位部署推进,省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太湖治理,多次赴太湖一线调研,对太湖治理多次作出重要批示,省长担任省太湖水污染防治委员会主任。
坚守“两个确保”底线。修订《江苏省太湖蓝藻暴发应急预案》,将太湖安全度夏应急防控启动时间提前1个月至3月1日,为蓝藻防控赢得主动。确保供水安全,以太湖为水源的城市全面实现双源供水,太湖流域50个自来水厂实现深度处理工艺全覆盖。
坚持外源内源共治。把太湖流域排污口排查整治作为“牛鼻子”,对163条骨干河道、106个湖泊开展排查,发现排污口2.14万个,一口一策整治。内源治理上,2007年以来累计清淤4300万立方米,打捞蓝藻2100万吨。
坚定绿色发展理念。从根子上压降污染物总量,大力推动太湖流域化工钢铁煤电行业优化布局转型升级。“十三五”期间,依法关停取缔“散乱污”企业4.1万家,关闭退出化工企业1673家,太湖一级保护区基本建成无化区。
加强区域水环境治理联防联控。与相邻省市联合制定《长三角跨省突发水污染事件联防联控合作协议》。我省将太浦河作为“水环境安全缓冲体系”建设试点,细化信息通报、应急值守以及联合调查机制。
为了让母亲湖重现活力,江苏人锐意进取,不断创新机制——
从2008年开始,太湖流域实行河长制,环湖地区的市长、县(区)长都担任过入湖河流的河长;江苏还出台了全国第一个湖泊治理的地方法规《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省政府成立了太湖水污染防治专家委员会,为太湖治理综合决策提供技术支撑;江苏出台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明确2020—2022年,太湖15条主要入湖河流及上游3条汇水通道中,每新增1条河流达到国家和省控制性目标要求,一次性奖励1000万元。
明珠焕新颜,
他们却不再年轻
15年来,江苏动员了5个市、28个区县,直接从事治太工作的在万人以上。
无锡是太湖治理的“主战场”。江苏15条主要出入湖河道有13条在无锡,无锡的清淤量占全省70%,蓝藻打捞量更是占全省的90%。“15年治太,无锡投入1000多亿元,太湖无锡水域水质今年上半年跃升至Ⅲ类,我们做到了!”无锡市生态环境局太湖处处长罗清吉说,总磷指标达到Ⅲ类,意味着太湖水生态再上一个台阶。
47岁的罗清吉,从事太湖治理工作已超20年。2007年太湖蓝藻暴发时,他连续加班50多天。“每年太湖安全度夏期间,都是最忙的,有时候就住单位,家人开玩笑说‘你要常回家看看’。”20年来,罗清吉成了无锡水系的“活地图”,他跑遍了全市的河、湖、荡、氿,全市5635条河流、35个湖泊和19座水库的面积、长度、宽度、流向、流量、水位等数据都在他的心中。最近五年,他绕太湖跑了10多万公里,每次司机听说他去看现场都得加满油。
面对蓝藻水华污染,准确全面的藻类数据库是监测的关键。张军毅是江苏省无锡环境监测中心生态监测科科长,10年来,他整理了32.1万张太湖流域藻类形态学图片,为监测积累了宝贵数据。“2020年夏天,我们加大对太湖蓝藻的监测频次,每天至少有15个样本的藻类手工加密分析工作,每个样本要3个小时,人手紧张,大家疲累不堪,但效果是明显的。”张军毅说,在建立藻类形态数据库基础上,团队成功研发出“藻类人工智能分析系统”,系统可将每个样本分析时间从3小时缩短到10分钟,目前该系统已经在江苏多地应用。
太湖之变,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秦伯强是最好的见证者。他在无锡大浮吴塘门定点研究治太已有20多年,他带领团队提出的湖泊富营养化控制对策和湖泊生态系统退化的恢复途径,成为目前国家治理湖泊富营养化的主导理论。
“从2007年至今,太湖水质实现了稳中向好,非常不易。”秦伯强说,这么多年来,江苏治太投入巨大,仅以污水处理为例,江苏太湖流域的城市污水接管率达到95%以上,2008年,江苏太湖流域的污水处理能力只有300多万吨/天,而现在是800多万吨/天。
太湖治理,
仍需久久为功
精心呵护下,一度蒙尘的太湖,如今越来越靓丽,越来越“年轻”。但是,太湖生态环境质量根本好转的“拐点”仍未到来——
太湖流域人口众多、产业密集,污染排放总量仍然大于环境容量,减排之路依然任重道远;湖体藻型生境尚未根本改变,发生大面积蓝藻聚集甚至湖泛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对照《总体方案》对太湖的功能定位——“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生态支撑,长三角区域水安全保障重要载体,全国湖泊治理的标杆”,太湖治理仍然艰巨。
“浅水湖泊治理是世界性难题。”秦伯强告诉记者,太湖是浅水型湖泊,平均水深不足两米,一旦有风浪搅动,很容易将底泥中的磷释放出来,蓝藻水华与原本底泥中的磷产生互动导致蓝藻暴发。蓝藻主要生长在湖面上,需要光合作用,如果太湖水深是十几米以上,那么即便湖水中有同样多的磷,也很难暴发蓝藻水华。湖泊治理非一日之功,日本霞浦湖也是浅水型湖泊,治理30多年方见成效,太湖治理需要久久为功。
《总体方案》提出,到2025年,入河湖污染物大幅削减,总磷等主要污染物浓度总体下降。到2035年,太湖流域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基本实现入湖污染负荷与太湖水环境容量之间的动态平衡。
对此,秦伯强认为,太湖每年入水的总氮、总磷等指标,总量仍然超过太湖自身消纳能力,经济发展的同时给太湖的外源负荷依然居高不下。目前,虽然太湖流域的污水处理厂采用了比较高的一级A排放标准,但排放出来的水中氮、磷浓度仍然远高于太湖水体的氮、磷浓度。太湖流域经济发达,建议先行先试污水处理厂的进一步提标改造。此外,农村面源污染面广量大,收集处理难,需建设更多的生态湿地来减少入湖污染物。
“太湖治理是一个长期、艰巨、复杂的过程。”刘朝阳表示,下一步,将认真贯彻《总体方案》,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和新一轮太湖治理的各项举措,坚持控源截污不动摇,紧盯上游地区不放松,狠抓应急防控不懈怠,扎实推进太湖治理工作,推动流域水质持续改善、生态持续好转。
记者 许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