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窝村位于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徐庄镇,这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古老村落在今年搭上了数字化快车。11月底,徐州圣人窝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投资的现代化自然农法数字示范基地,荣获徐州市第二届“逐梦乡村·创享彭城”大赛“资本兴乡”大奖。
如何才能走好乡村振兴创新路?徐州经开区在徐庄镇试点,探索乡村振兴集成改革新路径。徐州市委常委、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张克要求,要在改革创新中坚决破除与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不相适应的思维定势和路径依赖,在加速推动“四化同步”中谋求产业突破、实现乡村振兴。要积极发展都市城郊型现代农业,推动现代城市和乡村振兴相得益彰
从徐州市区驱车向东,不到半小时就能看到位于徐海路和五环路交汇处的淮海东昇农副产品直供中心。“身为国家一级综合物流园区,直供中心规划占地达2200亩,在建设中一直坚持走集约化发展之路。”副总经理沙彬介绍,为尽可能节约土地,建设方将传统的单层建筑升级为双层,每户均设置了冷藏仓库。企业还把传统的中心化流通体系转变为综合性、功能性、智能化农产品流通体系。通过线上线下平台互动,在上游协同产地,在下游对接商业末端,实现库场联动,满足多元化的市场需求。“我们不断加强与周边20个城市的联系,辐射淮海经济区近1.2亿人。”沙彬说。
全面拉长农业产业链、产业生态链,徐州经开区在徐庄镇已经建成4个现代产业园区和5个特色农业示范区,项目总投资超过30亿元,有力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徐州经开区用好上级支持乡村振兴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开展“土地整理+乡村风貌提升”行动,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公共空间治理、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释放土地空间,助力产业发展。
青山倒映、绿水环绕、花海成片……这是游客来到圣人窝村最直观的感受。该村通过对公共空间治理中腾挪的空间进行规整绿化、道路硬化,打造景观或广场,把美丽乡村的“蓝图”变成触手可及的“实景”,也为乡村旅游整体打造做好了铺垫。至此,仅徐庄镇便创建完成1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2个市级特色田园乡村、15个美丽宜居乡村。
由于体量大,淮海东昇农副产品直供中心用地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一时难以报批,徐州经开区、徐庄镇根据徐州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三乡工程”鼓励引导全社会力量参与推动乡村振兴的意见》中“市、县年度土地利用计划单列5%左右的比例用于支持‘三乡工程’建设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用地政策,组建专项工作组,单独组卷报批,在短短10天内完成了土地报批,成为全省首例利用该政策获批土地的项目,也为同类型农业乡镇转型发展提供了具体方法和参考路径。
徐州经开区还在徐庄镇推进乡村基层治理改革,建立“一部两会三队”,打造“党建+群建+乡建”示范镇村,激发出乡村振兴内生动力。“一个支部抓党建”,此次村“两委”换届后,新当选委员平均年龄下降9岁,本科以上学历占比提高33.7%,村“两委”班子年轻化、知识化水平大为提高。“两个理事会带群建”,镇党委成立乡贤理事会,在招商引资、产业规划、扶贫开发等工作上,向镇党委献计献策80余条。各村党支部成立村民理事会,按照“征询民意+集体决策+组织实施”步骤推动群众参与村级事务管理。“三支队伍促乡建”,围绕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目标任务,各村均成立“法治保障队、文明促进队、志愿服务队”三支队伍。
一大早,岗楼村党支部书记程雷就到田间地头为村民讲解松果菊种植技术。在上级的支持下,程雷通过招商引资,与谷之谜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建立岗楼湾生态花木科技产业园基地。近年来,徐庄镇党委创新扶持激励机制,让以程雷为代表的返乡人才有“真金白银”的收获,激发了他们干事的热情。
“高标准、高效率、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系统集成改革,打造全市一流营商环境,是我们的工作要求。”徐庄镇党委书记朱春春说,将改革创新与美丽乡村建设、农旅发展、农业现代化深度结合。
近日,徐州市“三乡工程”工作领导小组发文表彰三乡工程“十佳重点镇”,徐庄镇名列其中。
记者 李刚